个人所得税政策规定2020,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020年?
一、2020企业所得税减税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同时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100万元到300万元的部分,分别减按25%、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使税负降至5%和10%。政策实施日期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发现,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为25%,而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实行20%的优惠税率。要想享受上述会议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必须是小型微利企业,而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首要条件是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然后符合年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三大指标数值的限制。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明确了限制类产业和淘汰类产业,可作为小型微利企业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的参考。
首先,企业想要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指标已经明确,300万元以内才能享受相应的优惠。具体分为两种情形:
第一种是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其所得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是5%。
第二种是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300万元,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是10%。
其次,企业还需要满足从业人数的要求,一般包括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目前这一人数规模限制指标还有待财税部门出台。
不过此前多次所得税优惠政策标准提高时基本维持从业人数限制条件,即工业企业的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的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
二、税率是什么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中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个人所得税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有什么区别?
个人所得税税额,它叫——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简单理解就是,比如你一个月1万工资,但是其中5千要拿出来交税,这5千就叫——应纳税所得额,比如这5千匹配税率是3%,那么5千*3%=应纳税额。
然而实际过程中,个人所得税计算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它分九大项,每一项日常计算方法和税率都不相同。
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简单来说就是工资奖金,七级累进税率为:
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兼职。
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这里所说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图片、乐谱等能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的作品;“个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译的作品等。个人取得遗作稿酬,应按稿酬所得项目计税。写小说取得收入就叫稿酬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将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计税。
个人经营所得
简单理解,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经营收入,就叫个人经营所得。五级累进税率为: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是指个人的存款利息(国家宣布2008年10月8日次日开始取消利息税)、货款利息和购买各种债券的利息。股息,也称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据股份制公司章程规定,凭股票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资利益。红利,也称公司(企业)分红,是指股份公司或企业根据应分配的利润按股份分配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股份制企业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的股票面额为收入额计税。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财产转让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自有财产给他人或单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转让不动产和动产而取得的所得。对个人股票买卖取得的所得暂不征税。
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经常性的,属于各种机遇性所得,包括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含奖金、实物和有价证券)。个人购买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奖券、中国体育彩票,一次中奖收入不超过10000元的,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10000元的,应以全额按偶然所得项目计税。
以工资薪金为例,我给你演算一下应纳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区别:
公司员工张三:2020年1月工资15000元;2020年2月工资45000元;2020年3月工资15000元。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子女教育每月扣除1000元;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每月1000元;父母健在,且是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支出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五险一金每月缴纳3000元。购买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每月200元。
2020年1月
应纳税所得额=15000-5000(累计减除费用)-3000(累计专项扣除)-4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2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800元
应纳税额=2800*3%=84元
2020年2月
应纳税所得额=60000(累计收入)-10000(累计减除费用)-6000(累计专项扣除)-8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4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35600元
应纳税额=35600*3%=1068-84(已预缴预扣税额)=984元
2020年3月
应纳税所得额=75000(累计收入)-15000(累计基本减除费用)-9000(累计专项扣除)-12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6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38400元
应纳税额=38400*10%-2520-1068(已预缴预扣税额)=252元
说白了,应纳税额就是你要交多少税,应纳税所得额就是你有多少钱是需要拿出来计算交税!
2020年全国平均工资出炉?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平均工资数据看:从事什么专业挣钱多?上哪些大学挣的钱多?到什么地方工作好挣钱?
2021年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全国平均工资水平。我们就此数据,结合2019年各省市平均工资情况,全国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薪资情况,分析一下现在的高中毕业生,一旦考上大学,选什么专业将来好就业、哪些专业挣钱多、大学毕业生到什么地方工作挣钱多的问题。
一、2020年全国平均工资数据1、一年能挣多少钱,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2020年城镇非私人企业职工收入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拿国家工资的):年平均工资是97379元,即个月平均工资8115元左右。城镇私营单位(个人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727元,即每个月平均4810.58元。
2、哪些行业最挣钱,哪些行业最不挣钱
非私营单位单位就业人员:第一名是IT行业,平均年薪是177544元,平均到每个月是14795元。
第2名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平均年薪是139851元,平均月薪11654元。
第3名的是金融业,平均年薪是133390元,平均月薪是11115.8元。
工资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平均年薪48540元,平均月薪4050元。
工资比较低的行业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这些行业的平均年薪都低于64000元,月薪低于5333元。
2020年城镇私人企业职工收入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第一名是IT行业,平均年薪是101281元,平均月薪是8440元。
第2名的是金融业,平均年薪是82930元,平均月薪是6910.83元。
第3名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平均年薪是72233元,平均月薪是6019.41元。
在私营企业中,工资最低的行业依然是农林牧渔业,平均年薪只有38956元,平均月薪是3246.33元。
二、三个需要说明的问题1、统计数据中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
2、数据中的平均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我们平时到手的工资一般都是扣除五险一金之后的工资,平均工资比个人实际拿到的工资要高20%左右。
3、2018年、2019年各行业的总体收入水平排序和2020年基本吻合,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三、全国各省市总体收入比较因为2020年情况很特殊,我们以2019年的数据简单说一下。
2019年前十省份职工收入具体数字不再罗列了,看下表的全国前10名各省平均工资数据,和后10名平均工资数据,有个大体了解就可以了。
2019年前十省份职工收入四、2020年全国各高校毕业生工资情况1、2020年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但总体情况还是十分良好的。从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基本能反映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薪资情况。
排名前十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毕业生平均月薪都在1万元以上。
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薪资——1这些高校的毕业生,一是由于全国知名高校,二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毕业生大都在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就业,拿到高薪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2、同样是高校的毕业生,因为所学专业的不同,就业地区的不同,收入差别也很大。一般来说,沿海和一线城市要比中西部地区收入高,理工科的紧俏专业要比文科的普通专业收入高。例如,同学校、同专业的毕业生到上海工作要比到西安工作收入高。
2020年高校毕业生薪资——2五、理工科专业学生收入情况1、选什么专业,决定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
所以专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要比选什么学校还要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普通学校个别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要比一些名牌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高出很多的原因。
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是703个,其中工科有232个。从毕业生工作5年以后的薪资情况看,收入最高的专业有:
建筑类的建筑学、计算机类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类的航海技术、计算机类的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类的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交通运输类的机轮工程、计算机类的信息安全、航空航天类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26个专业的月收入都在9千或者1万以上。应该说,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月薪达到这个数字还是非常高的。
2、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学校的报考、专业的选择是一个技术活。除了看学生的高考分数,还得结合其他很多方面的因素,不过不明白,就要和班主任以及相关人士多商量。一旦报不好,不能学到心仪的专业不说,还有滑档的风险。即使“服从调剂”也不一定就百分之百地保险。
报考专业还要考虑性别和家庭条件。有的专业像地质勘探、航海、轮机、采矿、测绘,野外作业多,就适合男生不适合女生;有的专业学费很高,家庭困难的学生读起来就很有难度。
一些专业,根据以往的经验看上去很热(像机械专业),很有市场需求,但社会是发展的,很多专业正在逐渐退出“热门”的历史舞台,再经过大学的四年,很可能就成了“冷门”专业了。
六、关于“全国平均工资”的几点思考1、平均工资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真实收入。
它只是一个国家相关群体人员的总平均值。大体上看,这个群体60%的人都会低于这个数字,“中位数”才能反映这个群体的真实收入。国家之所以公布这个宏观数字,一是掌握全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情况,二是为下一步规划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参考。
2、各个省市、各个地区的发展还不均衡。
一个地方人们的平均收入高,不代表这个地方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就高。就像在深圳一个月1万的收入,不一定就比在三线城市临沂一个月5千的人过得从容自在。
3、全国高校有很多,一个211学校的某个专业,也不一定就比一个985高校的每一个专业差;一个二本院校的突出专业,也不一定就比一个211高校的相关专业差是一个道理。
4、不同院校毕业的学生,由于工作地点、岗位、个人能力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异。就像同是北京师范学大学的毕业生,到深圳当老师和到临沂当老师收入差别很大是一个道理。即使他们都到一个单位当教师,都干一样的活,几年以后,由于职称晋升得快慢,收入产生了很大的差别,是一样的道理。
2020年怎么做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及退税?
1、进入【个人所得税】App点击同意隐私政策并继续操作。
2、点击右下角的【个人中心】然后首次登录点击【注册】用户。
3、输入真实身份证和姓名点击开始【人脸识别】按钮。
4、注册完成点击下方【办税】选项然后点击【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5、查看【简易申报须知】并点击下方的【我已同意并知晓】。
6、核实个人信息和税务信息点击【提交申报】操作完成。
个人所得税退税条件?
一、个人所得税退税申请条件有哪些?
1、上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上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
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
5、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6、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等等。
二、个人所得税申请退税的流程是什么?
第一步:准备申报
安装个人所得税软件,打开软件后,先进行注册登录,进入年度汇算:首页【常用业务】—【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1)进入申报界面后,填报方式有【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 和【自行填写】两种选择。
2)为了方便申报,推荐大家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税务机关已按一定规则预填了部分申报数据,大家只需确认即可。
3)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开始申报】后,系统提示【标准申报须知(使用已申报数据)】,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开始年度汇算申报。
第二步:确认信息
需要对个人基础信息、汇缴地、已缴税额进行确认。
第三步:填报数据
确认预填的收入和扣除信息无误,可直接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计算税款
数据系统将自动计算您本年度综合所得应补(退)税额。
第五步:提交申报
确认结果后,点击【提交申报】即可。
第六步:退(补)税
如存在多预缴税款,可选择【申请退税】。
总体来说,申请退税的前提条件是多交税,可是,导致多交个人所得税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所以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有些人在过去一年可能就没有多交个人所得税,甚至还存在着少交个人所得税的情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