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从业报名时间2023,2023会爆发金融危机吗?
谢邀!
长久关注的网友都知道,这个问题我早在前年就开始聊了,而且,注意到此问题下面有了近100个(其中不乏不错的)答复了,那我就从今天开始,分三天再从另一个角度来回应一下吧。2023年全球会爆发经济危机吗,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欧美的通胀似乎正在走向失控,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正在全球蔓延,今年11月2日,美联储公布了年内的第六次大幅加息,他们现在是愿意容忍美国经济衰退,来换取重新控制通胀,全球经济在承受着美欧“暴力”加息所带来的痛苦,各国央行都加入了加息“竞赛”中来应对通胀。可以预见的是,2023年世界可能走向全球经济衰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可能发生一系列足以造成持久伤害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分析都在认为,新一轮的全球经济衰退将不可避免,全球经济增长必将步入一个艰难时刻,而且其艰难程度是极其罕见的,大家都必须做好过冬的准备,那么作为普通人该如何应对。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看看。1、减少开支面对经济衰退,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减少开支,增加储蓄,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都是“月光族”、甚至是“月负族”,为了购买一些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去透支信用卡,甚至是去借贷,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仔细想一想,你真的需要一个最新的苹果手机,才能跟家人朋友聊天吗?仅仅是为了出行,真的有必要买一辆新车吗?如果有人觉得减少开支自己做不到,建议可以试着把平时花钱之处都列下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房贷或房租、水电,基本生活开销等日常必需开支,剩下的都归到非日常开销里,每个月发了工资后,立刻把够支付日常开支以外的钱都存起来,千万不要抱着到了月底剩多少存多少的想法。就现在的形势而言,我们需要的是,尽量把自己的生活过得简单一些,克制自己买买买的冲动,买房买车都可以再缓一缓。房子现在是不会有大的波动了,所以也别再想着靠买房来实现财务自由了,保证足够的现钱,手中有粮心中才会不慌;2、现金为王按照以往经济危机的规律,当危机真的来临之时,所有投资属性的资产全部下跌、甚至腰斩,金融危机大多是由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的。所以,在金融危机时期,一般情况下,资产泡沫问题会比较严重,而随着资产泡沫的破裂,资产会从高溢价跌至低估价。为了避免股票、房地产与大宗商品期货等去泡沫化带来损失,这时就要及时套现,以持现金为主,并且停止一切投资,把现金握在手里。在经济危机下,没有几个投资是能赚钱的,绝大多数项目只会不停地下跌,钱可以留在经济危机爆发二到三年之后,抄底优质公司股票和资产,然后,耐心等待它们上涨。将在回复《一旦发生金融危机,普通民众该如何应对?》中接着谈,再将昨天的#思进每日美股点评#中的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11月23日:首先要说的是,至今公布的多项通胀数据,似乎强化了市场关于美联储即将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但是,放缓并不等于暂停、更不是改为减息。而鲍威尔最近向市场传递出的信号明显偏向鹰派,整体传递了加息终点更高、持续更久、未来或讨论退坡的三重信息。目前来看,美联储将在12月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并从明年开始,将进行幅度更小一点的连续加息;之后,会将基准利率长期维持在至少5%到最高7%之间。虽然科技行业的裁员人数有所增加,比如推特、亚马逊和Meta等,然而,预计这并不会对劳动力市场和整体经济造成重大拖累。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幅超过预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业市场状况将出现实质性转变,就业市场将依然紧张,而这正是美联储将继续加息缩表的底气(至少是之一)的所在。
无独有偶,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Huw Pill也说,需要进一步加息来应对通胀。
再提三点:1、持续减持比亚迪,之后大举买进台积电,巴菲特这样做说明了什么?2、德国拟对油气公司征收33%暴利税,预计将增加30亿欧元的收入。显然,德国政府的目的是利用这些行业的收入和超额利润为遏制电价飙升提供资金;3、油价继续下跌,WTI Crude原油价格跌破了77.5美元/桶,和几个月前的最高价相比,已跌去了40%(请见附图)。最后,顺着油价能源问题提一下:地球气候变化是几个气候周期叠加结果,从人类历史看,这种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受到未知太阳活动因素或天文轨道因素的影响,而并非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因为所谓碳排放问题也只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情,无法影响到几千几万年前的气候周期性变化。国际上把气候变化归结于碳排放,基本上是政治因素的结果,即发达国家把“气候作武器”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一但他们不得不继续使用煤,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使用!压根不会考虑气候变化……点到为止吧。最后,再顺便打个小广告,财经科普漫画《漫画生活中的货币》和《漫画生活中的投资》、和我策划、和粮食问题专家冰清合著的《大国粮食》新鲜出炉,谢谢关注!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2023年医保统筹啥意思?
医保统筹是指某统筹地区所有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中,扣除划入个人帐户后的其余部分,其中还有财政补贴;社会捐助;银行利息;滞纳金等额外收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属于全体参保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中管理,统一调剂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参保职工发生的医药费、手术费、护理费、基本检查费等。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实行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都不得挪用。医保统筹相当于社会保险基金,用来报销医疗费用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蚂蚁金服是否会重新上市?
这么说吧,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如果想要其金融业务独立上市,那么就必须接受国资入股,并且不仅仅是作为财务上的股东,还要有监督管理的权限。
蚂蚁金服更不会例外。
第一,蚂蚁金服率先表明了“要改变金融业现有格局”的意图,对于体制来说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马云在上海金融峰会上的讲话,主要是以蚂蚁金服创始人的身份,而非阿里巴巴创始人,因为那次会议主要谈的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方向。而且当时蚂蚁金服的IPO已经完成了接近99%,可以说就等开盘了。
如果IPO顺利进行,马云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最大的民营金融企业蚂蚁金服的实际控制者,那么他所表现出的改变当前金融格局的意图将有很大概率实现。
但问题在于,企业家思考问题的立场与国家截然不同,这就决定着对于现有金融格局的看法有很大出入。
从国家的立场与角度出发,现有金融格局需要的是稳定中求发展,稳定比发展更重要。因为金融行业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绝不允许出现失误的。
换句话说,如果要改变现有金融格局,那么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自上而下的过程,决策者不仅仅包含金融业从业者,还应该包括市场经济各个行业的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
总而言之,改变现有金融格局,它不是金融业这一个行业的事儿。
而从蚂蚁金服以及马云的立场和角度出发,他们只看到了现有金融格局“落后、荒诞、效率低下”的一面,他们想要的改革高度契合平台型经济迅速扩张所需要的配套制度,而并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其他行业的金融需求。
有人或许会说,马云肯定比你小编想的多想得透,你说这些他肯定都懂,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更可怕了。这说明马云在明知道他所谓的改革会扰乱现有市场经济秩序的前提下,仍然推动这种改革,这就更不能放任。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马云的表态以及他所掌控的资本力量的庞大,都让当局感受到一个危险的信号——资本力量妄图对抗国家意志,这是一条谁碰谁死的高压线。
其实到这一步的时候,很多民营互联网企业的金融业务天花板就已经出现了:他们可以做金融业务,但必须接受监管;金融业务想要融资做大,甚至上市IPO也可以,但必须接受在股份层面上允许国资进入,并享有一定的监督管理权限。
如果还不理解,大家参考一下《西游记》里的紧箍咒,只有戴上了才能为我所用。
第二,蚂蚁金服能上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有价值。很多人都说蚂蚁金服跟网贷没什么区别,什么高杠杆撬动银行资金风险极大,我觉得大家有点小看它了。
这么说吧,蚂蚁金服金融产品的坏账率是低于很多银行的,这就意味着它的风控能力极其出色;其次,蚂蚁金服贷款业务的资金规模可以比肩一家全国性银行,当然存款业务因为受到极大限制,现在规模下降很多;再其次,蚂蚁金服的核心之一芝麻信用,这个东西所包含的海量数据以及独特算法为蚂蚁金服的风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同时它也包含了数字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对国家和社会来说也有商业价值之外的价值。
最后,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可以这么说,蚂蚁金服是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金融科技公司,在电商刚走上正轨时,马云就将目光投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应用场景,从而有了手机支付,让消费、金融服务和相关数据收集这三个应用都能在手机上完成,这种模式创新构建了蚂蚁金服的基石,技术创新则在于为模式创新提供了强大且稳定的支撑。
可以这么说,蚂蚁金服仅仅一个芝麻信用就值5000亿以上,更不要说它的业务主体本身。
当国资入股完成后,其实已经意味着蚂蚁金服在核心管理权限上做出了让步,这种让步与妥协,大概率是以蚂蚁金服上市作为交换。
蚂蚁金服目前已改名“蚂蚁集团”,并推出新logo总之呢,蚂蚁金服是一个标杆,也是现如今做数字经济最超前的一个平台,它的上市与否不仅仅关系到自身股东的利益,其实也代表着国家对金融创新的态度。
我相信蚂蚁上市不远,拭目以待吧。
2023年下半年有哪些考试?
2023年下半年考试日历 7月 1日、14日、21日GRE 1日、2日专利代理师 4日、8日、9日、12日、15日、22日、23日托福iBT 8日、9日拍卖师(纸笔作答) 8日、15日、22日、29日雅思纸笔 16日执业兽医 23日托业(听读部分) 29日、30日基金从业人员资格 8月 5日、12日、19日、26日雅思纸笔 15日、19日、23日、26日、27日、29日托福iBT 20日托业
1953年至1957年出生?
首先明确一下我的观点,本人认为,2023年调整养老金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既然养老金已经走上了调整之路,就不会轻易停下来,因为连续调整养老金业已走过了十八年,2023年调整比例有可能是3.5%,也有可能低至2.5%,因为环境放在那里了。
某些人什么所谓的这信号那信号在确定调整养老金比例的时候有可能都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最为关键最为真实的东西并不知晓,但却还在那里猜测。
调整养老金10%比例的年代过去了;调整养老金5%比例的年份过去了;调整养老金4%比例的年份也要过去了。
我们有可能就要迎来调整比例为3.5%的年份了,也有可能为3%乃至更低,我们只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我们不能左右环境的变化。
每年调整养老金的时候,都分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三个部分,其实,倾斜调整也是挂钩调整,它与退休人员的年龄挂钩,年龄越大增加的养老金也就越多,这部分增加的养老金就是高龄补贴。
有的人领了多年的高龄补贴,却还不知道,有点意思。高龄补贴是养老金的一部分,每年调整养老金倾斜调整部分增加的养老金,就是高龄补贴。
如果2023年调整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话,调整的范围必须是2022年12月31日前办理退休手续且按月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2023年1月1日办理退休手续且按月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都不能在2023年享受调整养老金的待遇。
1953年1月1日出生人员,到2022年12月31日年龄也不满70周岁,差一天都不行,因不满70周岁,所以在2023年调整养老金倾斜调整部分不能享受增加养老金的待遇。
既然1953年1月1日出生人员都不能在2023年调整养老金倾斜调整部分享受增加养老金的待遇,那么1957年1月1日出生人员就更不能在倾斜调整部分享受增加养老金的待遇了。
能给66岁职工退休人员发放高龄补贴的省级统筹地区只有上海、北京、河南、浙江(女性),其他省级统筹地区给职工退休人员发放高龄补贴的年龄都是71岁。
上海给女性职工退休人员发放高龄补贴的年龄是61岁,凡是2022年12月31日前年满60周岁(1962年出生人员)的女性职工退休人员,在2023年调整养老金倾斜调整部分可以享受增加养老金的待遇,此为高龄补贴。
上海给男性职工退休人员发放高龄补贴的年龄是66岁,凡是2022年12月31日前年满65周岁(1957年出生人员)的男性职工退休人员,在2023年调整养老金倾斜调整部分可以享受增加养老金的待遇,此为高龄补贴。
北京给职工退休人员发放高龄补贴的年龄是66岁,凡是2022年12月31日前年满65周岁(1957年出生人员)的职工退休人员,在2023年调整养老金倾斜调整部分可以享受增加养老金的待遇,此为高龄补贴。
河南给职工退休人员发放高龄补贴的年龄是66岁,凡是2022年12月31日前年满65周岁(1957年出生人员)的职工退休人员,在2023年调整养老金倾斜调整部分可以享受增加养老金的待遇,此为高龄补贴。
浙江给女性职工退休人员发放高龄补贴的年龄是66岁,凡是2022年12月31日前年满65周岁(1957年出生人员)的女性职工退休人员,在2023年调整养老金倾斜调整部分可以享受增加养老金的待遇,此为高龄补贴。(原创:周凤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