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注册会计师招聘,长沙的会计师事务所哪家强?
排行榜
1.
湖南开元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2.
湖南天华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3.
湖南友谊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4.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湖南分所
5.
湖南中信高新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6.
湖南湘资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7.
湖南建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8.
湖南恒基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9.
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湖南天兴分所
最近付费自习室火了?
晚上11点,背着黑色单肩包,手捧一沓司考资料的贝贝走出广州一家付费自习室。今年是贝贝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本硕学新闻的她因为2019年的一档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萌生了备战司法考试的念头,对工作的迷茫及社会内卷化,让她义无反顾走上了白天上班晚上复习的法考之路。
“8月20日司法部刚出的消息,今年司考延期至第四季度。等了好几天,延期消息才尘埃落定,终于可以多点时间备考。”贝贝说。
付费自习室前台小曾也是今年考研大军的一员。211本科毕业三年后,专业为资产评估的她因为自觉专业前景不好,及对广告领域的喜爱走上了考研之路,选择在付费自习室边工作,边复习。
都市丽人的表面靓丽仿佛都是相似的,背后的无奈却各有各的不同。
自我升级,工作需要,提升学历……各种各样的内卷、知识焦虑让一群素不相识的人相聚在这里,也让一个新的行业——付费自习室迅猛成长。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上半年,全国付费自习室数量已突破千家,其中,沈阳以137家位居全国首位,北京、上海、西安超过80家,广州则为37家。一年过去了,广州一地的付费自习室就从37家增长至约120家,可谓风头正盛。
△来源:华经情报网
作为城市居民学习、文化的公共场所之一,公共图书馆似乎已不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内卷的焦虑与全民学习的狂热正在让更多备考一族把目光聚焦在付费自习室上。
付费自习室,火得绝非偶然
韩剧《请回答1988》里,女主人公德善就经常来到“不要睡读书室”学习。在韩国,自习室已有30多年的历史,因为升学压力大,学生是付费自习室的主要群体。与韩国不同的是,我国付费自习室主体多为成年备考一族。
从需求层面看,付费自习室的火爆绝非偶然。中国注册会计师2021年第八期会刊显示,截至6月30日,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共有141.9万余人报名。由下图可见,注会报名人数在2019年出现峰值,达173.1万,尽管2020年报考人数有所回落,但依旧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司考方面,2020年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第一、二批次应考人员分别为36.3万余人和32.7万余人,同比去年增长16.8%,报名考试人数最多的是广东省,为56364人,报名人数超4万的4个省份分别为北京、江苏、山东、广东。
《2021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则显示,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也继续呈递增趋势,2017年首破200万人大关,达201万,2021年达377万,5年间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照此增幅,预计2022年将超400万。再来看看考公情况,据华图教育统计,2021全国公务员报名人数超537万,较2020年增长了4.6%。
考证、考研、考公等已悄然成为当代青年自我提升的重要选择,对现有工作的不满意,提升自我的渴求,同龄人压力,本领恐慌的心理,都催生了一股狂热的学习需求,也为付费自习室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来源:华经情报网
从供给来看,我国众多城市的公共图书馆等文化、学习场所数量并不足以满足群众需求。疫情期间,众多图书馆更开启了限流、隔座措施。交通不便、闭馆时间早、禁止占座、借阅空间大而自习空间小等因素再度加剧了文化场所的供需矛盾。在此情况下,付费自习室的火爆则更显顺利成章。
△疫情期间,上海图书馆内,读者有序排队等候进入
从付费自习室本身来看,优势也较为明显。沉浸式的学习氛围是受年轻人青睐的主要原因,目前市面上的付费自习室通常由小黑屋和小白屋组成,氛围安静,“非黑即白”的单一光线有助提升专注力。此外,身边都是认真学习的小伙伴,形成了巨大的学习磁场和无形的互相监督。
同时,付费自习室也为备考一族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这也是其社群运营的体现,在用餐、休息等线下时间及微信群等线上渠道,考友们互相交流,找到资源共享的福利与携手并进的勇气。
为更好地了解付费自习室,笔者来到所在城市广州最大的付费自习室——去K书。去K书广州总店位于人流量大的客村一带,交通便捷,写字楼24层的位置也为其提供了闹市中相对安静的环境。出电梯口,就会看到专门放学员外卖的架子,避免外卖小哥出入打扰到学员,里面除前台、餐饮区外,就是自习区。
△付费自习室门口的外卖架子
总的来说,付费自习室几乎均包含小白屋和小黑屋两种,部分高档些的还会有情侣区、小单间等。去K书的小黑屋里分为经济座和舒适座,前者为联排座位,利于互相监督,后者则为单独的卡座,私密性更强,面积也宽松些许。
卡座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桌椅板凳,独立书柜,可调节的光线就是一个卡座的全部“行当”,如学员有需要,还可扫码呼唤前台工作人员。此外,自习室每天提供紫外线消毒、定时通风等措施,以保证舒适的环境。
价格上,则主要分为冲刺卡、通关卡和储时卡,涵盖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卡,及注会、法考、公考、考研等考垂直领域,价格在1000到上万元不等。此外还推出了“X课程+自习室年卡”等捆绑式套餐,价格在1万到2.5万之间。
△“逢考必过!”位于自习室休憩区的墙上,写满备考一族的心愿
运营成本上,付费自习室看似建设简单,其实并不然。便捷的地理位置往往伴随着更高的成本。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越来越多的入局者也让行业竞争愈加激烈。
据《信息时报》报道,广州某付费自习室经营者表示,开办自习室第一步是找到合适地段的房子,视计划规模100—300平方米不等即可,随后是装修、订做卡位、购买设备如打印机、台灯等,投资少则几万元,多可达几十万元,上限高下限低。店铺间竞争激烈,一个地区有四五家就会迎来价格战,一不小心就是几个月亏损,想要盈利并不容易。
杭州首家付费自习室“育学空间”的创始人李冀南也表示,“刚开始创办的前两个月,房租、水电物业、装修就花了50多万元。“付费自习室不是暴利行业,做好准备,不要盲目进入”,是他给出的忠告。由此看来,付费自习室的经营远不如我们想象般简单。
从图书馆到咖啡厅,
城市公共文化场所下的文化新需求
付费自习室的崛起,一方面预示着新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则揭露着城市公共文化场所建设的稀缺。在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文化空间中,有哪些形态的文化学习场所?和付费自习室相比,各自有何利弊?
以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民生类学习场所
这类文化场所作为政府工程,一般由政府税收支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也决定了人人都能免费享受,随着使用人群的增长,不可避免地导致图书馆资源的稀缺。
据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询数据,2020年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比2019年的3196个增加了16个,每40余万人才有一家;2018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6个,阅览室座席数111.68万个,全国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14.4平方米,换句话说,平均一万人才拥有一个“三居室”,这显然未能满足民众的文化与学习需求。
相较而言,美国有约16500家公共图书馆,每2万人就有一家;瑞士则每3千人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另外,高校图书馆同样面临座位稀缺、禁止占座等窘境,这些都为付费自习室在市场的快速扩张提供了空间。
△美国波斯顿图书馆
以咖啡馆、独立书店为代表的商业性、非传统学习场所
星巴克等连锁咖啡馆及一批文艺范独立书店,成为越来越多人周末学习充电的首选。一杯咖啡、一本书、一部电脑,就能撑起一整天的学习光阴。但这部分商业性的非传统学习场所往往位于闹市,在交通便利、可选择性强的同时,周围也伴随着来来往往的人流及全天候的音乐,环境嘈杂,并非备考一族长期进驻的稳定选择。
△长沙“几何书店”,洞穴式设计是特色所在
以新兴的付费自习室为代表的专业化、商业化学习场所
这里环境静谧,有学习氛围和仪式感,容易让人迅速进入状态,提升学习效率。相比公共图书馆与咖啡馆,自习的目的更纯粹,同时,不少付费自习室还选择与机构合作,联合推出“X科目课程+自习室年卡”套餐,达到营销目的并同步为学员提供课程与学习环境的配套。
另一方面,价格昂贵却是付费自习室的一大问题,若在自习室学习一整天约6-8小时,折算下来在40-80元不等,这对于学生考研党和每天打卡自习室学习的学员来讲仍是不少的支出。
△北京某付费自习室。来源:央视网新闻
“全民学习”下的文化与经济新业态
毫无疑问,付费自习室的崛起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学习型、书香型社会的建设成效。另一方面,本该具有公共特质的自习场所,现在却只能依靠付费来实现,且此需求有愈演愈烈趋势,则透露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供给不足的弊端,这也是付费自习室流行起来的重要背景。
据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其中所称的公共文化设施,是指用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
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体育场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职工)书屋、公共阅报栏(屏)、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设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点等。其中多为指向性明确的文化内容主题场所,并未包含与自习相关的文化场所。
对于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而言,目标之一就是维护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
那么在付费自习室盛行的背景及学习需求狂热的形势下,政府是否可考虑把付费自习室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实施与图书馆、博物馆等重点文化场所相应的管理,实现不同文化场所间的差异经营,功能互补,是值得思考的方向。通过资源整合,因地制宜,合适选址,数字化建设,及部分利用率低的原有公共文化场所的利用与转化,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上的升级。
虽然政府的介入一定程度上将挤占付费自习室的市场空间,但同时也将促使其在服务、环境、体验上整体提升,实现付费与公共自习室的差异化经营。
对于付费自习室本身而言,在并不低廉的价格体系及愈加激烈的竞争下,自身也应结合公共文化场所建造的优势与弊端,探索更灵活的经营,如弥补公共图书馆闭馆早,逢周一闭馆等时间劣势,及插座少、座位少等空间劣势,实现更灵活的管理;学习独立书店的多元化经营,探索与餐饮、文创、图书、付费课程、培训等跨界合作的“自习室+” 模式,实现多元增值服务,并摒弃部分独立书店定位不清晰的弊端——对文创、餐饮等辅助业务的关注超过书籍本身。自习室也应在配套上首先回归学习的本质,真正成为文化惠民的城市工程,才是这一新文化经济业态走得更稳、更远的武器。
此外,付费自习室具有的先付费后体验,使用周期长的属性,也易导致如健身房般开卡后卷钱跑路的风险。因此,对于这样一个还在野蛮生长中的尚未成熟的市场,政府须加强监管,提升制度保障,为这种新业态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结语
付费自习室的涌现总是值得欣喜的。所有伟大的商业模式都是基于人性的需求来设计。经济层面,付费自习室代表了社会文化需求下一种新的实体经济商业模式,满足了部分人的文化与学习需求,开辟了一条新需求下的创业路径。在文化层面,则是建设书香型、学习型社会,丰富城市文化服务及提高公众素养的表现,可以从中窥见全社会日益提升的学习氛围及热情。对于这一商业模式,更需要我们用发展、宽容的眼光去看待,让城市公共文化场所更高质量地发展,也为城市营造更多有文化气息的人文空间。
注册会计师没有工作经验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能挣多少钱?
关于注册会计师的待遇问题通过资源整合,目前搜集到的信息是这样的:
北京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1、应届毕业生
工资基本在5500-5800(如果毕业就获得某国家的注册会计师证书,可以获得基本工资外的资格补助500-1000元,但不计入基本工资,所以这部分是不去计算五险一金的。所以在这个级别上一个最合格的员工的最高收入是RMB6800/月。
按12%交纳住房公积金,8%交养老保险,还有其他税之类,现金收入在4000左右)如果该员工刚进事务所就能去做IPO,或者做IPO下面的一个LOCALTEAM的话,加上长时间的出差和比较宽松的OT,运气好的话一个月发10000也是有可能的。但平均下来,第一年的收入基本等同于一个在卡夫食品、爱立信3年工龄的ACCOUNTANT的收入。
在这个阶段,被猎头挖走的概率是很低的,因为你根本没有太多的审计会计事务经验。离开会计师事务所的人部分是因为已经获得美国知名大学的MASTEROFFER,或者是部分人认为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不太适应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早期改变职业规划也比较理智,基本95%的人留下来到第二年。
2、在四大的第二年
当学习完WEBSITE-LEARNING和其他晋升培训后,基本99%的人晋升为审计第二年。这也是收入增长幅度不大的一年,基本收入在RMB6500-RMB8000之间(能到RMB8000的基本是第一年表现在4-5分左右且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了的)。
在这一阶段,你不光只做在第一年的银行存款,财务费用,票据,营业外收支,费用等等简单科目。你应该基本会往来类别(OP,OR,AP,AR等),还有的能做存货,收入,成本等。所以在这阶段是通向高级审计师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也是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和理解的过程,有时候你会发现你是这个团队的核心哦,很多时候FIC还要依靠你。
在这阶段辛苦的做IPO,或者大量加班的话,最多能拿到14000左右现金(我看我自己以前的工资单),基本税前在19000左右。这是在很辛苦的出差,一个月不休息一天,每天从早上10点到晚上2-3点回家的情况,另外可能外面的物价变了,你都不知道。
3、第三年,高级审计师第一年
从审计员有95%的人会晋升为高级审计师,由于这一阶段涨薪比较大,且在前2年基本能评价一个人的个方面能力(沟通,合作,会计审计知识,表达,能否高强度工作等等),所以每个人的得分差距就比较大,最终会影响你在这个阶段是拿HIGHPAY还是LOWPAY还是AVERAGEPAY。基本情况,薪水应该是10000-12600左右(今年根据CPI应该还会涨,再加上500-10000的资格费用)。
在这阶段,做为一个高级审计师,有大量的责任,经理会依靠你,你也可能被委任为一个小组的FIC,需要做所有的工作,需要监督STAFF的工作和检查他们的WORKINGPAPER,需要更加自律,和高度的责任心。当然会计审计税务知识也要完全跟上,如果没有通过CPA的,在这阶段最好通过2-3科了。如果非常辛苦的做一个OT宽松的IPO项目,最多应该能拿到现金19000左右。
根据跳槽情况看,在这个阶段应该会有很多猎头挖你去大的银行总行,新进入中国的外资公司,或者是能给出四大基本工资的有金钱实力的外企。一般对方开出的薪水,也是在11500-13000左右。基本职位应该在经理之下。
4、在四大的第四年,高级审计师第二年
毫无疑问,在这个阶段,如果说在前一年还有高级做FIC的话,在这个阶段,你肯定就是一个团队的FIC了,也需要大量的知识用于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副注的披露,主要是披露表达,会计政策与估计的运用,重大风险的评估,重大事项的处理,企业环境,组织结构,治理结构,权益结构的变动,以及重大的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等等的全方面的考虑。还需要学习IFRSUSGAAP等知识,用于同时做A+H等项目。
这阶段的基本工资在RMB13500-RMB15500之间(再加上500-10000的资格费用)。这阶段离职率已经升级到比较高的阶段,有能力很强的去做财务经理(认识一个德勤的高级去摩根士丹利某业务版块做财务经理),有钱的公司能开出RMB22000左右的薪水,不过相比这时候,如果你做的是一个OT很宽松的IPO项目的话,加班费是惊人的,拿到税前RMB30000-RMB45000的薪水,所以很多挖四大这阶段的员工,工资是远远达不到四大总收入的,只能是依靠其他优势(比如基本很少加班,很少出差,工作强度小,工作压力小。能做经理等管理层外)。
5、在四大的经理前最后一阶段高级审计师最后一年
在这一年,每个组剩下的5年元老基本只留下50-60%就不错了,很多有各方面原因离职的,也有无法胜任工作离开的,也有去别的四大升级的。这个阶段的基本工资应该在RMB17500-RMB21000左右(500-1000的资格费用除外)。这一阶段是加班最昂贵的阶段,经理和老板会很慎重的用你。
如果在这阶段能做一个加班费用很宽松的IPO的话,能月拿到42000-55000之间的薪水。原来有毕马威的高级员工家里10万的装修费用就是过年几个月的加班费用补来的。这阶段的人离职的基本去做大公司的财务经理了,当然很多喜欢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或者极其受老板和经理赏识的,会大量的拒掉猎头的电话。
通过这一阶段的,且获得香港,英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中国大陆注册会计师资格,且表现让人满意的会在下一年正式升级为MANAGER。在四大工作5年升级为经理的在经理职位工作满1年会获得12-15万的奖金,以弥补没有加班费用的损失,经理的起薪水,应该在27000-33000之间。看你的能力而定。
关于上海注册会计师待遇
网友一:这个要分地区和资历,如果你刚考下来5000多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是有经验的人,月薪2W以上也是没有问题的
网友二:注会证拿到+三年以上财务工作经验,你可以很轻松的跳到一个中型规模的企业去当财务主管,年薪不到10万我给你补上。可是,最关键是这个证实在太难拿了。每年一次考试,总共6门考试,每一门每年通过率都在10%左右,3年能拿下的人已经很牛了,绝大多数的人都坚持不下去。走上这条路就注定要比别人付出多几倍的努力和决心。所以要慎重!
北京除四大之外的事务所
网友说:北京的,除四大外前几十名的大所,过了的审计经理每月4000-8000不等吧,加班是必须的,年审肯定加的很晚,9点下班算早的,大所活多,除了年审平时也不大会闲着,夏天加班也是常事。而且每天是满负荷运转,不要幻想有喝茶聊天的功夫。年底奖金肯定上万,具体不知,但是不会太多,不要幻想年底能发个好几万,有个2、3万算不错的了。可以说收入还可以,但是付出太多,太不值了。而且刚去的人还得熬过助理的阶段,不夸张的说助理的收入不到经理级别的1/3。
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好好思考一下吧!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黑吃黑事件?
历史上有名的黑吃黑事件不少,但大多牵涉的面不广,持续时间不长,局限在某些个体之间。如果要论黑吃黑持续事件最久、涉及金额最多的,必定是洗钱无疑。犯罪分子通过地下钱庄、私人银行等非法金融机构,把违法所得的赃款通过洗钱变成合法收入,这些非法金融机构自然要从中渔利,大多情况下是以抽成的形式获利,但这里面黑吃黑的也不少,有的可把犯罪分子、腐败官员们给坑狠了。
这其中一个世界著名的案例,就是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破产案,这起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惊天大案震惊了全世界,号称当时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诈骗案,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亿美元之巨,那个年代的数百亿美元是多么庞大的一笔财富,即便放到现在也是让很多人无法想象的巨款。
那么BCCI究竟是一家什么机构?破产案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又号称史上最大的金融诈骗案呢?
BCCI那么BCCI究竟是一家什么机构?破产案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又号称史上最大的金融诈骗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这起历史有名的黑吃黑事件。
BCCI的身世:为洗钱而生1972年,巴基斯坦人阿迦·哈桑·阿贝迪在卢森堡注册了BCCI,卢森堡虽然经济规模小,但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是离岸金融中心。卢森堡在欧洲的金融地位,大致与香港在亚洲的金融地位相当。
卢森堡在那个年代,离岸金融中心堪称犯罪分子洗钱的天堂,因为离岸金融机构可以免受一系列监管,而且银行可以不披露客户信息,为客户资产保密。在如此宽松的环境下,大量空壳公司、信箱公司纷纷设立,成为贩毒走私等犯罪分子隐匿资产的工具,犯罪分子再利用离岸金融机构进行洗钱,把赃款洗白。
阿贝迪在卢森堡注册BCCI就是为了从事洗钱服务,在刚完成注册之后,他便开始布局自己的洗钱版图,接下来的几年内,BCCI在全球疯狂开设分行,因为分行在法律上与母体一体化,有助于资产转移和躲避监管。阿贝迪将分行开到了英国、巴拿马、中东、加拿大、美国等很多国家,到1991年时,BCCI在15个国家设有47家分行,同时还在约30个国家开办了225家金融机构。
离岸金融业务在1990年年底,BCCI名义上拥有42.4亿美元股本,240亿美元总资产,在世界大银行中排名第439位。
BCCI的破灭:非法挪用资金,犯罪分子和普通储户都血本无归BCCI在1972年注册时,注册资本不过1000万美元,短短20年不到,总资产就翻了2400倍。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银行,凭什么能够发展这么快,完全就是靠洗钱。洗钱就得有客户,BCCI的快速发迹,就得得益于攀上了大客户,包括政府部门、恐怖组织等在内,BCCI很快就累积起了庞大的顾客群。而正是凭借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BCCI迅速崛起,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CCI非法洗钱的罪行终究还是引起了一些国家的警觉。
英格兰银行1990年3月,英国情报机关向英格兰银行董事会指控BCCI曾为恐怖主义提供资金以及非法转移毒资。1990年11个月,英格兰银行董事会再次收到一份报告,该报告来源于阿贝迪的得力助手、BCCI经理斯沃勒•纳克维的私人档案,详尽提供了该银行进行巨额诈骗的证据。但是英格兰银行早与BCCI沆瀣一气,不仅未对BCCI采取有力的调查手段,甚至还与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串谋,试图重组BCCI以掩盖该银行的犯罪事实。
就在英格兰银行试图捂住盖子的时候,1991年1月,美联储成立专案组就BCCI控制第一美国银行事件进行调查。在多方的压力之下,1991年3月4日,英格兰银行董事会被迫对BCCI进行审计,并在3个月后正式承认BCCI存在大规模欺诈行为,英格兰银行董事会随即下令关闭BCCI。
美国司法部不久之后,也就是1991年11月,美国司法部也对BCCI提起诉讼,控告其非法欺诈、洗钱以及暗中操控美国本土银行,BCCI被判处支付超过5.5亿美元的罚金,并宣布脱离与美国一些银行的关系。至此,BCCI已经宣告灭亡。1994年,阿贝迪被阿联酋的一家法院判处8年有期徒刑,1年后,73岁的阿贝迪去世,为他罪恶的一生划上了句号。
在BCCI将近20年的犯罪活动中,共有约8万名储户蒙受损失,损失金额合计100多亿美元,其中包括一些犯罪团伙血本无归,更可怜的则是一些普通储户,他们葬送了一辈子的积蓄,最后也没能挽回损失。
BCCI的贪婪:经典的庞氏骗局BCCI虽然打着银行的旗号,但从来没有像银行一样严格要求自我管理,实际上从成立之初,阿贝迪就没有打算当作正常的银行来经营,即便是洗钱也不是他的最终目的,无论是犯罪分子还是普通储户,BCCI根本就没打算把他们当做客户对待,而是想要图谋他们的本金。
庞氏骗局BCCI根本不考虑收益率,并且许诺给投资者高额的回报率,为了维持账面,只有不断吸收资金进入,才能保持正常运营,这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
BCCI靠着纸面上的高额回报、非法洗钱服务等,吸引大量的犯罪分子、腐败官员把继续存在那里。结果私底下,这些钱都被挪用或者私吞了。
银行破产在BCCI破产案发后,监管部门发现,BCCI有将近一半的银行资产都被银行内部高管,以各种方式进行了秘密窃取,最后都不知所踪。这也直接导致BCCI的资金流出现明显亏空,阿贝迪甚至从员工退休养老基金中窃取1.5亿美元来弥补资金平衡表的亏空,但最终也没能挽救BCCI的命运。
“你要我利息,我要你本金。”BCCI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行为,是极其少见的黑吃黑事件,算是典型中的典型了。
什么是CpA?
CPA是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tant)的英文缩写,是指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注册会计师主要承接的工作有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等。尤其是在执行上市公司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不仅要鉴证一个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制度,而且还要判定其会计报表是否遵循了真实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原则。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 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 简称 ACCA) 成立于1904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国际会计师组织。ACCA 的国际地位举足轻重,联合国于确定其环球课程时, 亦是以ACCA 的课程作为蓝本。 自1990 年起,ACCA 便积极参与中国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 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大连,南京,长沙,深圳和西安等城市设立了13个考点和9个培训中心。 目前ACCA 在中国大陆已有8,000 多名学员,会员已达800人。 学员完成14张考卷并积累3年相关工作经验,可申请成为ACCA 会员,并授予 “特许公认会计师”称衔,可使用ACCA作为头衔。 ACCA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承认的,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也就是保护本国的会计师,虽然在企业任职可以,在事务所做鉴证业务就不行了,举例:ACCA在中国可以作到跨国公司的CFO,但是不能在审计报告上签字.目前为止,能在国内审计报告上签字的只有CPA,CPA分为执业和非执业两种,看清楚,是执业不是职业,执业可以在审计报告上签字,非执业不行,但是可以在企业任职,不过要想进入跨国公司还要英语好,CPA共有5科: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要求在5年之内全部通过,否则到第六年还未全部通过的话,第一年的成绩作废,第七年还未全过,则第二年的成绩作废,以此类推,即单科成绩有效5年
.ACCA
一共14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科,第二阶段6科,第三阶段5科,单科成绩有效10年,中国和英国有互相承认的协议,所以通过CPA的考ACCA可以免考第一阶段全部课程和第二阶段的1\3课程,另外第三部分5科中前两科是从4科中选两科,如果发展方向是企业就选企业方向,如果发展方向是事务所就选鉴证方向,第三部分的后3科必须在一次考试中同时报名,不允许分着报名,且必须三科全过才有效,如果只过两科,那么没过的一科也要达到40分,这样过了的两科成绩可以保留一次,如果没够40分或者只过一科,则白搭,至于工资,具体要看个人的能力,CPA中有佼佼者,ACCA中也有废物点心,能过ACCA的人未必过的了CPA,因为CPA答案唯一,不允许个人的发挥,错就是错,对就是对,ACCA允许个人的发挥,答案不唯一,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你的想法合理,ACCA是很注重个人能力的,CPA不是不注重个人能力,而是因为这个行业在我国起步晚(91年,国外是上百年)所以国外认为我们的考试不够权威,为了打消国外的想法,财政部将CPA考试设计的极为变态,超难,想考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ACCA则要求外语好.以上意见仅供参考,祝好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