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的手段,领导叫财务造假?
感谢邀请。
首先,造假是错误的。
但是,在现实当中,造假的情况非常多,你如果不按照领导说的去做,有可能就要被炒鱿鱼。这时,应该怎么办呢?我说一下我的亲身体会和几点看法:
领导让财务造假,分多种情况:
1、如果是证券业务企业,如上市公司、新三板、ipo企业。这种情况下,造假可能要付出血的代价。
为了使上市公司的业绩冠冕堂皇一些,或者不被ST,有些企业确实存在造假的情况。
远一点的有“天津银广夏”事件,整个公司全部业务都是造的。近的那就是“康美药业”事件了。
都是因为造假,公司负责人都可能面临相关部门的严重惩罚,包括财务负责人。
在企业,财务要根据领导的授意造假。这些企业的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也有可能是帮凶。也要面临相关监管部门的严重惩罚。
所以,不论是在企业做财务,还是在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都有职业风险。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财务人员要学会拒绝,劝说领导不要"玩火"。跟领导讲清楚“玩火”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后果。
如果你没有说服领导,最后领导还是让你造假。这时,你就要考虑,是否跳槽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造假。这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
如果你所在企业为证券类企业,最后即便是被炒鱿鱼也不造假,为什么?代价太大了,像上面提到的“天津银广夏”和最近的“康美药业”事件,相关财务负责人,以后的职业生涯就毁了!
2、如果你所在的企业不属于证券类业务,而是小型私营企业,领导让财务造假,是为了少交点税。
这种情况,也不能造假。
首先你要跟你的领导讲道理,这样做的后果。
若干年前,我在一家小型私营企业做财务,领导让我造假,目的就是为了少交点税。我很为难,但领导坚持要造假。我如果不答应就要面临失业,当时找份工作非常困难。最后,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在任何资料和凭证上都不签字。
3、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国有企业,也有造假的情况。
说实话,在国有企业造假,风险相对要小一些,都是国家的东西。也没有到自己的腰包里。但你如果坚持完全按照国家规定去做,可能又要面临着失业问题。
所以,在遇到领导让财务造假的时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灵活处理。
不知道我的回答对你是否有用,如果感觉我的文章好,请关注并转发我的文章。
再次谢谢邀请!
财务人员虚开发票报销怎么处理?
回答如下:虚开发票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对国家税收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一旦发现财务人员虚开发票报销,应该及时采取严肃的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虚开发票行为:对于虚开发票行为,公司应该立即停止,并进行彻底的调查和整改,确保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2.追究责任:对于虚开发票的财务人员,应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让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3.归还违法所得:财务人员虚开发票所得的款项应该全部归还国家税收,同时承担相应的罚款和滞纳金等费用。
4.加强内部管理:公司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财务人员不再有虚开发票的行为。
财务舞弊的动因和原因的区别?
财务舞弊,是指通过伪造或更改财务数据、交易事项,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行为。
它包括:对财务报告据以编制的会计记录或凭证文件进行操纵、对财务报告的交易、事项或其余重要信息的错误提供或有意忽略;与数量、分类、提供方式或披露方式有关的会计原则的有意误用。
财务舞弊的原因很多,有为了偷漏税款的,有为了满足上市条件的,有为了提升股价套现的,有为了骗取银行贷款的,还有一些国企为了领导政绩的。
如果怀疑企业财务造假?
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好展开进行介绍,因为每个科目都可能造假,造假往往是联动的,某一影响会导致其他的影响。但是,我们既然查造假,查假账,要抓住主要科目,就需要了解造假动机,动机不同,产生的结果不同。这就是我这次回答想最主要说的。
那么,如果怀疑企业财务造假,应最先核查哪个/哪几个会计科目?
1、我们要清楚造假的动机,也就是造假的目的是什么。
所谓动机,就是为达到某一目标引起的心理活动,进而影响我们的行动,这就叫做动机,动机是造假活动的基础。所以我们怀疑企业有造假去查账的时候,要知道企业做假账的动机,这就是你首先考虑的切入点,了解动机了,我们就知道了查账的方向。
造假的动机不同,造假手段、形成的结果也不同,进而查账的方向也不同。
2、一般的中小企业造假动机及查账科目。
我们都知道国内税收成本很高,增值税、附加税、所得税等很多税种。中小企业本来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资金实力、技术实力,举步维艰,但是企业要发展要赚钱,导致最直接的动机是什么,就是少交税,通过少交税来增厚利润达到资本积累,通过少交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参与到大企业竞争中来,有着成本优势。
所以,中小企业的造假动机就是少交税。既然要少交税,只有通过减少入账收入既可以少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又可以少交所得税,一举两得,可以说通过不入账收入达到税务成本最小化,留存利润最大化。
查账方向就是收入、成本、存货。其他的日常费用基本是真实的,账上的收入肯定真实的,虚假的是收入入账少了,还有一部分收入通过私人卡或者大股东直接拿走了;成本结转可能是虚高的,因为未入账收入也需要结转一部分成本;存货肯定是偏高的,因为未入账收入相应成本无法全部结转,否则形成毛利到挂,税务风险特别大。一般这种企业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工人不少,每天都要加班,但账上收入不符合实际产出,利润额小,存货周转率严重偏低,与实际热火朝天的生产不符。
3、上市公司或者拟上市公司造假动机及查账科目。
这种公司造假一般来动机是什么?动机就是市值最大或者利润最大。拟上市公司造假可能为了利润满足财务指标要求,直接虚构收入。而已上市公司是为了市值最大化财务数据漂亮,股民、投资机构喜欢它,追逐它,市值自然大了,上市公司利润通过给定的市盈率使其市值放大几十倍。既然股价高了,满足大股东身价要求、套现要求、企业融资要求等很多好处。
查账的方向依然是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为主,同时还可能存在投资活动、关联交易等增加利润的情况。
4、管理层业绩考核造假的动机及查账科目。
除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压力而粉饰业绩外,很多国企、外资企业的管理层造假,可能是某些局部的造假,为了某些业绩而造就,公司净利润、收入增长等相关业绩指标的考核要求,如收入较去年要增长一个百分点,利润要达到多少等这种情况,一般来说通过延迟某些费用摊销或者提前确认收入来实现利润就可达到既定要求。无需虚构收入、等其他过于激进的手段,因为会被发现的风险太大,也不便于操作。而通过改变会计政策、延迟或提前确认某些交易即可实现的,不必采用过激的舞弊手法。
一般来说查这种造假,主要是收入是否提前入账、成本延后确认、资产折旧是否足额计提、费用摊销是否已经摊销、存在挂账费用情况等。
想了解如何对企业进行查账及调整、针对企业如何开展财务尽职调查、企业内外账的规则是什么以及其他财税知识,可以继续关注我,我是悟空做财务,谢谢大家!
注册会计师查会计和出纳串通坑老板钱怎样审计?
楼上的,串通舞弊通过内控是很难差出来的。
人家制度设计有效,平常执行时也有效,能怎么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