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润分配和本年利润属于什么科目,科目汇总表要写本年利润进去么?
- 收入费用利润这几个门类的科目?
- 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分别怎么核算?
- 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属于本年利润吗?
- 什么科目反映年度实现的利润与本年分配的结算情况?
利润分配和本年利润属于什么科目,科目汇总表要写本年利润进去么?
企业采用科目汇总表作为核算形式的,凡企业使用的会计科目均要纳入科目汇总表内,本年利润科目也不能例外。特别是在采用账结法结转损益的情况下,本年利润科目不纳入,本年利润科目登记不了总分类账薄。即使采用表结法结转本年利润,12月份也要登记总分类账。因此,凡企业所有在用会计科目均要写入科目汇总表内,才能得到完整的本月借方和贷方发生额信息。
收入费用利润这几个门类的科目?
费用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所以增加及贷方,减少记借方; 对于收入类账户,属于损益类,通常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以及营业外收入这几个会计科目,也是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关于会计六要素1、资产 资产随处可见,比如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仓库里的货物等。资产的概念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但是在财务会计中对资产的定义与日常用语却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另外,会计中入账的资产必须是可以可靠计量的。资产通常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大类,前者如货币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后者如长期投资、房屋设备等。根据经济周转特性的不同,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另外,根据特殊的目标,资产又划分为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等类别。
2、负债 总结起来,负债确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另外,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并且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负债一般按其偿还速度或偿还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以内(含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了企业资本的来源。所有者权益就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收入是会计活动带来的结果。
5、费用 有投入才有产出。如要销售产品,必须先生产出产品,为此,要消耗各种材料,支付工人工资,生产车间为组织管理生产也要发生各项制造费用;行政管理部门要支付各种管理费用;为销售产品要支付销售费用;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要支付财务费用;还会发生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营业外支出。此外,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也是一项费用……总之,费用的名堂可谓五花八门,令人应接不暇。会计上,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的费用可以看做收入的减项,也可以说费用是消耗掉或者转移出去的资产,它具备3个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收获。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滑了。从数值上看,利润就是收入(包括利得)减去费用(包括损失)之后的净额。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利润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记录是通过设置“账户”进行的。所谓账户,就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所作的科学的分类,例如,在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中,有现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等具体项目,就必须相应地设置“现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等资产类账户;在企业的负债中,有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等具体项目,就必须相应地设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负债类账户;在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中,有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具体项目,就必须相应地设置“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账户的名称,也称为会计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在会计制度中,对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均有具体规定和解释。
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分别怎么核算?
1、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对当年实现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或对当年发生的亏损所进行的弥补。
年末,该账户若为借方余额,表示历年累计未弥补的亏损,若为贷方余额,表示历年未分配的利润。
2、未分配利润是利润分配的二级科目。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利润分配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 。内容拓展:
1、“本年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在会计核算中,将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收益全部计入各有关收益、费用账户。
期末,将各收益类账户的贷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记各收益账户,贷记“本年利润”账户;同时将各成本、费用和支出类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各成本、费用和支出类账户。
2、转账后,“本年利润”账户如为贷方余额,反映本年度自年初开始累计发生的净利润。
反之,如为借方余额,反映本年度自年初开始累计发生的净亏损。
年度终了,将“本年利润”账户的全部累计发生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若为贷方余额(净利润),则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若为借方余额(净亏损),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记“本年利润”账户。
年度结账后,“本年利润”账户无余额。
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属于本年利润吗?
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不属于本年利润,而是属于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指的就是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减去企业所得税之后就是净利润,净利润就是你的未分配利润,是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应的,所以说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应该是属于未分配利润。
什么科目反映年度实现的利润与本年分配的结算情况?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反应年度实现的利润与本年分配的利润的结算情况。
本年度实现的利润的科目是净利润科目。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