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周转次数怎么计算,库存天数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计算期天数×平均存货余额÷销货成本
存货周转率(天)=360÷存货周转率(次)
存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
存货周转率又叫库存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次数)越高,表明也起存货周转速度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反之,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存货储存过多,占用资金多,有积压现象。分析企业存货周转率的高低应结合同行业的存货平均水平和企业过去的存货周转情况进行判断。
存货周转次数说明哪些问题?
分享一个我之前的学习笔记吧: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公式:1,库存周转率(次)=当期卖出商品成本÷平均库存成本,2,库存周转率(次)=当期卖出数量÷平均库存数量,3,商品周转率(次)=销售总额/销售价的平均库存额 (打算卖多少,用定价来算库存)。
注:1,平均库存成本或数量或销售额,都是=(期初的+期末的)÷2,为什么除以2?严格意义来讲,算平均额是每天的数加起来÷天数,但为了简单也可以首尾相加除以2,类似于梯形面积公式的原理。2,期末的库存=期初的+当期进货的-售出的。
小结:1,库存积压,各行业在滞销时,都有这种情况。这就是要去库存,通过促销,扔卖等方式。所以,正是这个数,逼着大家经常去去库存。2,财务中没有什么比率是越高越好,太高或太低都有隐患,库存周转率也不例外。太低库存压力大,太高可能说明存货不足,一旦供应链脱节,没有backup,就有满足不了客户需求的风险。3,指标不是独立存在的,没有benchmark的话,任何指标都没有意义。所以这个比率要跟竞争对手、行业平均水平、本公司的历史数据比较,再结合其他财务指标,调查其偏离原因,才能真正有效地反映问题。
周转天数的正确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
1、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

2、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存货周转次数表示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平均周转多少次。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越好。存货周转分析指标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可用来评价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还可用来衡量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

3、“存货周转天数”是存货周转率的一个辅助性指标,周转天数越短,说明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越好。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或:=(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产品销售成本
存货周转率的公式?
存货周转率公式为:存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资产变现能力越强,存货及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
存货周转率也是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企业管理决策中被广泛地使用。它不仅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而且还被用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反映企业的绩效。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方法?
库存周转率计算方法为:360/库存周转天数库存周转天数=时间段天数x(1/2)x(期初库存数量+期末库存数量)/时间段销售量;
库存周转率是反应库存周转快慢程度的一个指标,反应的是企业某一个时间段的库存控制水平,通常以月或年来统计和监控。
库存周转率是一个库存管理与库存控制指标,也是一个财务指标,主要体现库存的健康程度,以及企业资产甚至企业现金的周转效率。
主要分为两部分:
1、库存周转率的公式参数,即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中,所采用的单位及及公式的分子、分母是如何确定的。
2、库存周转率与库存周转次数、库存周转天数的异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