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级会计难度,2020河南高考全国卷和2021哪个难?
我无法对比2020河南高考全国卷和2021年的高考卷哪个更难,因为难易程度是相对的,而且不同学科之间的难度也不具有可比性。此外,卷子的难度和考试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都会对考试产生影响。
然而,我可以告诉你,2020年河南高考使用了全国一卷,即新课标一卷,而2021年的高考卷则使用了全国甲卷(全国卷二)和全国乙卷(全国卷一),以及全国丙卷。同时,小语种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
在对比不同年份的高考试卷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如考试人数、题型变化、命题思路等。总的来说,对于考生的个人感受而言,可能觉得某些年份的考试更难,而某些年份则更简单。因此,我们需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平时的积累和复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应对各种挑战。
20年管理类联考难度?
2020年管理类专业是最简单的硕士研究生考试,只考综合和英语。综合包含初等数学,逻辑和写作,英语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的难度。综合的出的数学非常简单,只是考初中或高中的几何和代数基本的概念。我姐可以花一点时间,但是也可以在短时间内突破写作,只要你具备高中的写作水平就可以拿分,英语只要具备四级作文的水平就能过线。所以该从考试的难度不大。
今年是不是也不可以去串亲戚家拜年呀?
继成都本土确诊6例之后,黑龙江今天又新增2例本土病例,黑龙江东宁市、绥芬河市各新增1例,公交停运,学校停课,马上启动三级响应……
进入冬季后,疫情确实出现了反复,比如前两天成都,确诊本土病例6例,还有1例无症状感染者;而好不容易昨天成都没有新增本土病例(昨天内蒙古新增本土病例1个),今天黑龙江又增加2例。
而也就是在昨天,重庆出现了1例新冠患者复阳的案例。
再往前,11月下旬,上海、天津、内蒙古满洲里相继出现了多例本土病例。
多地出现的本土病例,预示着这个冬天,疫情防控确实不能有任何一点马虎。
为什么疫情会出现反复呢?会不会导致疫情二次爆发?第一,境外疫情非常严重,每天全球增加确诊50万左右,而中国与世界多国有经贸往来,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尽管国家采取了最严格的境外输入防控措施,但每天都回拦截到10多例的境外输入病例,好在进入国内就被查到了,隔离了,没有造成大的影响。
第二,进入冬季,气温低,有利于新冠病毒的生存,存活时间更长,这在客观上给了新冠病毒机会。
第三,冷链食品、航空集装器等,成了新冠病毒的传输渠道,从前一阵上海、天津以及内蒙古的病例看,很多的都是这种间接的境外输入。比如上海和天津的本土病例,都直指北美猪头和冷链食品,还有航空集装器,而内蒙古的病例溯源发现有的与俄罗斯的病毒株高度同源。
有关数据显示,早在2011年,我国就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每年进口多少食品呢?说来你可能不信,比如2019年,我国进口各类肉品484.1万吨,水产品626.5万吨。而且,今天由于疫情、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的肉类进口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在这个12月,目前已经有山西、辽宁、安徽等多个省份检测出冷链环境中有新冠病毒,而且呈阳性。而在11月,湖北、浙江、山东、河南等地也检测出多起冷链环境中存在新冠病毒阳性的情况。所以,严防冷链食品,也是当前疫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目前成都疫情的溯源工作正在快速开展,但目前还不清楚本次疫情的源头到底在哪里。疫情是否会二次爆发呢?
钟南山早在11月初就表示:中国不太可能出现第二波疫情。
而从最近上海、天津以及内蒙古、成都的疫情防控效果看,确实我们国家有这个能力,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我国疫情防控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加上有了11个月的防控经验,所以,疫情反复是可能的,也是局部的,但二次爆发没有可能。
春节还能正常串门走亲戚吗?成都出现本土疫情后,目前已经对25万多人进行了核酸检测,包括20岁女孩的密切接触着以及一般接触者,都进行了检测,目前已排除密切接触中72人,次密切接触者49人,一般接触者4725人,目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结果。
而且,成都昨天也没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所以,大规模的检测以及快速响应下,病毒已经被控制在了较小范围的局部地区。这也是张文宏所讲,我们现在进入“精准防控”阶段,出现局部地区的疫情是正常的,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至于即将到来的春运,从目前的情况看,出现零星的散发病例似乎不可避免,但国家防控措施到位,大家不必担心。同时,目前很多大学都发布放假时间通知了,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错峰放假,错峰出行。这也为春运人流进行了分流。
春节期间,大家做好个人防护,走亲访友应该是不会受影响的!你们觉得呢?
2020考研难度如何?
1、2020考研报名重要时间点9月16日-10月31日(9:00-22:00) 个人信息填报9月24日-27日(9:00-22:00)统考预报名10月10日-10月31日(9:00-22:00)正式报名特别提醒:现场确认的具体安排需要到报考院校的官网查询。现场确认的时间较短,大家一定要及时了解自己现场确认的时间;另外如果你选择的报考点是网上缴费,支付成功后才算网上报名成功。
2、考研预报名是什么?考研预报名和正式报名同样有效。为什么要设置预报名?因为每年考研大军中,应届生是前锋队。提前为这些学生开通预报名,可以减少和避免集中报名时的拥挤。值得注意的是:预报名之后如果考生认为预报名时的个人信息、学校、专业都没有问题且无须再修改的话,那么无须再次参加正式报名,预报名会自动生效。
3、可以多选几个报考点,多选几个学校报考?考生只能报考一个学校,但在报名结束前可以修改或重新填报。也就是你在考研报名结束前必须选定报考点和报考学校专业。
4、应届本科毕业生如何选择报考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
5、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如何选择报考点?分两种情况: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6、往届生档案派回原籍,档案所在地写哪?档案所在地,一般为人才市场等地方。不确定的建议打电话咨询一下。
7、往届生无工作,不想回户籍所在地考试,可以在自己选择的报考点考试吗?这要根据各省的考研政策,例如有的省市根本不看户籍,拿着身份证和学历证书就能报名确认;有的省市却很较真,限定必须在户口或工作所在地报考;有的省市需要工作证明(甚至还需要社保证明,比如北京)才能异地报考。各省市报考点的规定不一样,建议仔细查看自己选择的那个报考点的网报公告或现场确认须知,上面都有详细说明,或者在工作日电话咨询报考点。
8、报名信息填写错了怎么办?报考点和报考单位信息是不能改,其他的信息都可以修改,包括报考专业和研究方向。如果报考点和报考单位填写错误的话,点击“新增报名信息”,可以重新报名的,即使错过了预报名的时间也不用担心,正式报名时依旧可以修改。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9、定向还是非定向怎么选择?正常情况下选择非定向,除非你有工作单位的,工作单位推荐你来读研,之后你回到工作单位,选择委培;如果你是有合同单位,并且学费由单位出,那么选择定向。
10、未获取到学位证书如何填写最后学位项?应届毕业生或未获得学位的毕业生请选择“无”。
11、考生通讯地址、联系方式重要吗?通讯地址为考生接收复试通知书、录取通知书的有效地址,必须准确填写。联系方式请填写可随时联系的电话。
12、如何判断网报是否成功?统考网报结束后将生成9位数字的报名号。对于选择了无需网上缴费省份的报考点的考生而言,只要生成了报名号即表明报名成功。对于选择了须网上缴费省份的报考点的考生,生成报名号后,还需成功交费后才算报名成功。
13、为什么在网上支付成功仍显示“未交费”?因为各银行系统的差异或网络稳定因素,有可能不能及时反馈交费是否成功。考生可在第二天进行查询,确认是否已经划款,如果确认交费成功并且对应的报名号无误,即使报名系统显示“未交费”也不会影响报名。
14、是否一定要打印报名信息表?报考点或招生单位要求打印就必须打印,建议打印或保存。若无打印条件,一定要记住报名号或将该页面信息保存。
15、在报名中,某页面为什么无法正常显示?无法正常显示或选项没有下拉菜单时,建议考生清除浏览器缓存或更换上网环境。由于各地网络环境有差异,提前选好最佳访问方式。关闭其他无关网页、软件,页面有时加载缓慢,请耐心等待页面全部加载后再进行下一步提交,否则可能造成报名失败。或者换一个时间段报名。
16、如何填写家庭主要成员及学习与工作经历?至少有一行完整填写,可填“无”,但不能空。
17、“现在学习或工作单位”暂无如何填写?填“无”即可。
18、选择“考试科目”项要求?考试科目的选择请结合实际情况,符合招生单位要求,否则招生单位可能不准考。
19、往届生考非定向全日制研究生,考生来源写什么?考生来源可以填写其他人员。学习与工作经历从高中毕业以后填写。
20、考生来源、取得最后学历形式如何填写?“考生来源”选项有:科学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教师、中等教育教师、其他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他人员(备注:非应届且非在职的考生选择“其他人员”)。“取得最后学历的学习形式”选项包括:普通全日制、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境外学历。选择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则“取得最后学历的学习形式”须是成人教育,其他情况也是如此。
21、MBA、MEM、MPAcc、MPA的考试方式填什么?管理类联考。
22、报考专业是学校自主命题的,填全国统考吗?填全国统考,单独考生是指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招生单位,为符合特定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命题的考试。
23、身份证与户口本地址信息不一致,应该怎么填?按照现在确定后的籍贯、户口所在地如实填写。出生地变了的话写以前现在的都行。
会计行业最吃香的两个证?
很多童鞋在后台问学吧网校小编:是否可以同时报考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和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呦,童鞋,你志气不小嘛!
学吧网校带你一次就考过答案是—当然可以啦!
有了初级学习的基础和考试的经验,可以趁热打铁考中级。初中级在知识上具有连贯性,初级学的知识还没忘,时间上也一点不浪费。初级职称大概2019年11月报考,2020年5月考试。中级职称2020年3月份报考,4月中旬新教材出版,9月考试。会计职称备考过程是很辛苦的,携初级的好底子,“痛一次”就把初级和中级都拿到手,这样在会计职称考试的这条路上自己可以彻底“死心”。
中级与初级的2个区别
1
初级代表基础,中级代表专业
简单的说,会计从业取消后初级会计职称证书就是我们从事会计的门槛,这是最基础的要求。
初级会计职称又叫助理会计师,只有考取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后,才能考取初级职称,这是对会计人员的一种职务称谓。
中级会计职称是初级会计证职称的升级版,基于报考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级别更高,所代表的专业水平也要更好。
对于很多用人单位来说,你有初级职称证书,只能代表你可以当一名会计。而拥有中级会计职称证书,则代表你有一定的会计实操能力,具备升职加薪的基础条件。
2
可以从事的工作职位不同
一般拥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书从事的都是一些最基础的工作,而你考出了中级会计职称证书后一般可以做高层财务人员的工作。等到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可以晋升财务主管的工作。
中级会计职称证书不仅代表一个人专业的水准,更是升职加薪的保障。对于财会领域来说,想获取更好的职位,唯有通过一些证书来加码。如果你想偏事务所的工作,就要尽早准备中级职称考试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你符合中级职称报考条件,但是你要清楚的认知,中级职称考试与初级职称并不是同一批次可以匹配的。对于那些还没有初级职称证书的小伙伴,财会君建议你还是把初级职称证书拿到手再去备考中级。
一来初级职称过了不仅可以增加你的备考自信心,二来备考初级奠定的基础有利于中级职称备考。总之从事财务工作的,多考一本证书没有错。
初级和中级的考试内容对比
很多考生都是报了初级和中级,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走向财会晋升之路!其实考取中级会计职称是很明智的选择,两者部分科目特点类似,且教材章节也有相似之处,备考会相对轻松!
最后,财会君给你建议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对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来说比较简单,基础薄弱的考生可以先从初级考试入手,同时备考中级。这样学习的好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基础差,直接报考中级职称考试的话,压力太大,打击自信心,很容易中途放弃。先学习初级,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渐进式学习,慢慢过渡到中级,这样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②初级是5月份考试,中级是9月份考试,同时备考有一定的连贯性,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如果考过初级,第二年再考中级,中间的阶段过于放松,中级备考前期又得做半天心理斗争,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而且之前的知识可能也忘差不多了。所以趁热打铁也是不错的。
③初级的考试科目有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中级的考试科目有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其中的知识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备考难度不大,反而可以省些时间和精力。而且中级可以分两年考完,所以大家第一年可以先考一两科,一方面压力不大,一方面提前试水,是不是很完美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