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公积提取比例的规定,放在未分配利润里不是一样吗?
可以用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会计的本质就是一门分类性学科。怎么理解呢?看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一个简单的公式不仅概括了企业的资产、还包括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如果你想了解这个企业的财务状况,难道知道这三个会计要做的总额就可以了吗?当然不可以。所以还需按照资产的流动性把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按照负债的流动性把负债分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按照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把所有的权益分为投资者投入的、企业创造的,然后如图一步步向下分类。会计就是这样,只要来源、用途不同,就被分成不同的项目。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就是因为用途不同,所以才需要分在不同的项目。首先搞清楚,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这两类构成企业的留存收益,顾名思义,是留存在企业的历年滚存的净利润,来自于企业每年赚取的净利润。
然后看一下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用途究竟有哪些不同?盈余公积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未分配利润是没有特定用途的利润,所以企业对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企业一年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这个顺序分配后,最后剩下的就是为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利润总额-以前年度亏损-所得税费用-盈余公积-现金股利
提取盈余公积怎么算?
1 提取盈余公积需要满足企业的利润分配方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方法也有具体的规定。2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积金包括法定公积、任意公积和盈余公积。提取盈余公积的条件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比较良好,利润分配方案中明确提出可以从盈余公积中提取部分或全部用于补充企业资金或分配利润。提取的数额不能超过企业的盈余公积余额,且不能多于当期合并利润总额或单独财务报表利润总额的50%。3 如果企业想要提取盈余公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提取的金额,最好在税务机关和注册会计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范、合法、规范。
盈余公积提取比例是多少?
根据中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可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年度净利润的20%,即公司净利润的20%可作为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一般都是以15%的比例提取公积,以保证公司发展。
拓展知识:公司提取盈余公积后,必须将剩余所得年度税后利润按照股东大会确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当提取的盈余公积超过20%时,其余差额必须作为本年度税后利润的一部分进行分配。
盈余总额怎样计算?
法定盈余公积按当年净利润计提,不是按营业利润,也不是按利润总额计提,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法定盈余公积=当年净利润*10% 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公司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按现行规定,上市公司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净利润要减去任意盈余公积吗?
净利润不需要减去任意盈余公积,净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减掉,所得税费用,而任意公积是企业在利润分配过程中,为了调节普通股的收益水平,而由董事会确立的盈余公积计提的项目,因此,任意盈余公积属于利润分配项目,与净利润没有本质联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