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贴水,邮储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21?
邮储银行属于中国覆盖面最大的全国股份制银行,前身是中国邮政发展新业务而来。可惜从经营能力上看相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水平。
咱们先看看这个存款利率:
1.央行规定的一年期基准利率是1.5%,一万存一年150元,这个定期一年存款利率是2.9%,上浮了近50%。一万存一年是290元。
2.存一万在返还80元现金,那么实际得到的收入是290元+80元,一共370元。比实际基准利率上浮了93.3%。
一,如果拿这个利率在五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比,肯定利率合算。
二,如果:拿这个利率和全国股份制银行比,光大,招商等等,当然也合算。
三,如果和网络银行或者民营银行比就不合算了
1.余额宝:支付宝旗下的货币基金,随时可取随时可存的产品。
2.理财通:腾讯公司的微信支付里的产品,这些都是货币基金。
3.私营银行:网上第三方平台销售银行产品
总结:大银行干不过这些金融机构是有原因,便利性和利率都无法比。更多理财知识请评论区讨论。
我是伯乐集团董事长李合伟,白手起家创业20载。主营餐饮,投资,教育三大板块。创业导师、理财导师、《李合伟演讲学院》首席讲师。坚持终身每天花俩小时写三篇文章,关注我为您分享更多的人生感悟……
民国初期一块大洋抵现在多少人民币?
在很多新文化时期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老板对着打工者大手一挥,傲慢地说“每月五块现大洋,不包吃住”结果打工者便乖乖同意了。这时我们就不理解了:一块大洋是现在的多少人民币呢?一个月就挣这么点,他们够生活吗?别着急,换算一下就明白了。
民国初期一块大洋到底值多少钱?在今天可以换多少人民币?首先,我们要直接用数学公式的方法来换算1块大洋=几块人民币,那肯定不太好算,毕竟时代不同,物价也不一样。但是,通过当时的物价来与现在的商品价格进行对比,那就容易多了。
在民国初期,有一块大洋的人家,可以买一担大米,而一头牛的价格则是五块大洋。那么在今天呢?一担大米是100斤,按最普通的2、3块钱的米价来计算,100斤怎么也得300块左右吧?这也就是说,当时一块大洋可抵现在300块人民币的样子。
而一头牛的价格,那就更厉害了,今天一头牛是多少钱?不同的牛不同价格,但几千块总是要的。如果用五块大洋能买一头牛的,那换算下来就更吓人,一块大洋怎么也值现在的600块钱。
当然,这种对比不是太权威,而且随着时代的不同,民国初期大洋的价值与后期也不相同。因为有数据显示,到民国后期,一块大洋也就只能买一担谷子了。可见,大洋在民国初期的存在是极具价值的。
由此可见,当一个工人一个月可以拿五块大洋的时候,价格还是蛮公道的,毕竟现在我们有的工人一个月也挣不了一头牛钱。
不过,这不代表所有民国时期人员的收入。鲁迅是大家都认识的吧?据说当年鲁迅先生在北京教学的时候,每个月的工资是300大洋。这个价格相比今天的大学教授,恐怕只有高没有低了吧?
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毛主席一个月收入是多少呢?有资料显示,8块银元。而一个云南总督的工资是多少?说了你可能不相信,只有65块银元。这也就足以看出来,像鲁迅先生那样收入的人群实在不多,相反,几块大洋,几十块大洋的人比比皆是。
而且,可以这样肯定地说,在民国初期,如果一个人一个月能挣5块大洋的话,基本一个三口之家是可以解决温饱的。因为有人计算过,当时一块大洋买洋面可以买20斤,如果是买猪肉的话,则可以得到8斤。试想今天的猪肉价格,恐怕我们就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差距来了吧?
另外,不同人的眼里,民国初期一块大洋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毕竟,对比的实物不同,而有些东西无理由地贵,比如油、煤等,一直在涨,但有些东西却一直下跌,比如房子,据说鲁迅先生曾在北京买过一个四合院,为西直门八道湾坐标,花了3500大洋,这要与今天的人民币对比,那就值钱的多了。
旧日上海,一块大洋可以抵多少人民币?竟然这么厉害这时有人会好奇了:当年一块大洋在上海是什么样的存在呢?毕竟,旧日上海为十里洋场之地,其消费水平比起帝都还要高一些是真的。
但是,如果真的按照柴米油盐来计算一块大洋价值的话,真的一点也不低。为什么这样说?我们来算一下就知道了。
在当时,人们其实不是直接拿大洋去消费的,这就犹如大洋为一百元大钞,而日常生活的小事肯定不会动辙百元大钞伺候。因此,铜板便成了那个时期的标准流通货币,而一块大洋在民国初期可兑换200-300个铜钱不等。
而有人计算过,当时一个铜板约折合1.5块人民币的样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时在上海买一碗咸菜肉丝面的话,需要3-5个铜板,而在今天,这样一碗咸菜肉丝面最低也得8块钱人民币。
有老人讲过,当时在普通的餐馆吃一顿饭都是以几毛钱来计算的,比如一桌菜按四菜一汤来配置,那么清蒸鱼、红烧肉、炒腊肉、炒牛肉、鸡蛋汤,一桌下来只需要3.5角。怎么样?一个银元是不是极具价值?出个门,看个话剧,吃个饭,完全用不到大洋这么大气的钞票来上阵。
突然想起孔乙己,他每次要点一壶绍兴酒,一盘茴香豆,这一套多少钱呢?当然,孔乙己当年并不是在上海消费,但以当时上海物价较高一点的价格来计算,一盘茴香豆、一壶绍兴酒,外加一份生煎馒头,再来个花生米,总共也不过一角钱。可见,孔老先生那点东西,实在没多少钱。
当然,除了吃,住的也可以计算一下。当年上海就流行多人合租,因为买不起房,但这不代表没有房子,什么商品房、套房公寓、客栈都是齐全的。
如果你想要买一套商品房的话,至少要准备8000大洋以上,这要比北京是不是要贵了很多?那么租房子呢?合租肯定便宜,普通的合租房就是一个两块大洋的样子,著名的七十二家房客就是这样子。但如果要租公寓之类,那一个月就要十块大洋了。
不过,这都是民国后期的节奏了,所以,这种对比并不够合理,至少,民国初期的大洋要难挣得多,但价值要高出太多了,称得上含金量十足。反正一个铜板抵现在两块钱是绰绰有余,而如此计算的话,那一个大洋就相当于现在的200以上人民币了。
大洋的“一生”就是从高到低的一个过程,它与人民币的对比从初期的1:200+,到今天恐怕不是跌了一点点。但千万别将它当成“古董”来说,毕竟收藏者眼中的大洋那就不是人民币的普通价值了。
这种从云端到尘埃的变化,可归纳为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可理解为物价的变化。反正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一块大洋只能折合30多块人民币了。可见,不管是大洋还是任何现金,想要保值都不现实。
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失败了吗?
蜡烛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卢布大战风险外溢!俄采取果断措施抑制金融风险,卢布强烈升值。
因为俄罗斯卢布经过这将近一个月的强烈反弹,俄罗斯卢布失地基本上全部收复本轮经济制裁以后的跌幅!
我们必须要正视:为什么美俄发生经济大战,西方经济却沉重遭殃呢?一个原因就是,俄乌战争爆发是一个典型的全球性危机,而且它不仅仅是地缘政治方面的,更主要它是能源危机。
就从目前来看的话,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飙升,西方经济继续受到打击。
所以说,在这场俄乌冲突当中,各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对于其未来的经济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缺乏足够的智慧,那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
总体来看,蜡烛认为俄罗斯在金融领域单挑整个西方国家,虽然还没有取得完胜,但是他已经成功地巩固住自己的防线,然后给西方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危机。而美国有可能成为现在盘面看最大的获利方。
西方国家在这场博弈当中是损失惨重,因为他们的这种盲目跟风的政策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他们成为美国镰刀下的新韭菜,这是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造成的。
俄罗斯金融反击正在取得越来越大的成果,希望俄罗斯能够巩固胜利果实趁胜追击,成功击中美元霸权的死穴,这才是未来最好的结果!
企业在进行担保时应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信用担保公司诞生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社会普遍现象中。担保公司是担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职能的专业机构,它通过有偿出借自身信用资源、防控信用风险来获取经济与社会效益。担保公司在中小企业自身无力提供足够的贷款担保时,作为第三方来承担风险和责任。银行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转嫁给了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就凭借自身风险管理的能力来化解由此产生的风险。
一、 担保的商业模式
担保是通过什么来赚钱的?通俗的说:就是“吃风险饭”的。担保公司就是通过拥有可以让渡的信用和能够控制有此产生的风险来赚取收入;客户为什么要找担保公司,因为需要通过购买担保公司的信用,实现信用贴现而付出贴水;而银行就是通过信用链接把原来由自己承担的风险转嫁给担保公司。
二、 担保的风险
担保所面临的风险在哪里呢?主要包括企业风险和担保公司内部管理风险。
1对企业来说主要关注两类风险:一是企业控制人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二是企业的经营风险。
前者是指企业控制人和经营者因为个人的道德因素,蓄意骗贷(贷前道德风险)或者逃债(贷后道德风险)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后者是指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经营者的管理能力、企业内外经营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企业经营失败而失去偿债能力。
01
道德风险
企业与担保公司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这一风险的主要原因。在提出贷款担保申请之前,企业是清楚自己的贷款动机、用款计划和风险状况的,而担保公司只是被动的接受企业提出的申请,并针对这一申请对企业进行调查、了解、核实,而这些都是企业有意识的提供给担保公司的,由于企业控制人的道德水平无法显化为指标和数据,个人信用报告某种程度上也只能代表某次履约的记录,调查人员只能根据个人的社会经验通过对被调查者行为特征的考察做出判断,问题是,存在道德问题的人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乔装自己的行为迷惑调查者,造成信息的扭曲和失真问题。
“劣币驱逐良币”又是道德风险的另一表现形式。在当前银根紧缩的大政策下,一方面经营管理正常循环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项目的低风险、低收益的特点,无法承担高利率的融资成本;而另一方面能够承担高融资成本的是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或客户,这些项目或客户具有“赌性”,为了获得高融资成本的补偿,就会千方百计地进行投机,成则皆大欢喜,败则将风险转嫁给担保公司。
02
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要面对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产、供、销、技术、管理等) 财务风险等。
2对担保公司内部来说,主要控制两类风险:一是制度方面的风险,包括制度漏洞风险和制度执行风险;二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风险。
对前者要求担保公司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设置合理的风险控制流程,使担保业务流程、权限、审批有章可循。后者主要是执行人责任心的问题,有了具体的制度就需要执行,是不择不扣地执行还是自己怎么方便怎么来的问题。根据整个担保业务的具体操作层面来说就包括调查风险、审批风险、操作流程风险、保后风险等。
综上所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同时由于担保公司所面对中小企业及自身的管理和经营,承担的风险就更为强烈、更为突出。如何凭借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来防止和化解风险就是摆在担保公司面前的最为突出的问题。那么如何来控制和化解风险,并促进业务的提升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以下是我在中科智风险管理工作中所带来的一些启示和体会。
三、 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
担保公司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的能力,就需要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包括企业文化、业务审批流程、内控制度体系、组织架构、监督体系、激励机制等,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化解风险。
1
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
担保公司是担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职能的专业机构,它通过有偿出借自身信用资源、防控信用风险来获取经济与社会效益。它与银行和典当行都有各自不同的风险管理文化。
我们把整个担保的目标市场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是生产经营好、抵押物足值的企业,第二类是生产经营好或已经走上上升通道但抵押物不足值的企业,第三类是生产经营已经开始出现不好的势头或已经走向了下坡路但抵押物足值的企业,第四类是生产经营和抵押物都不好的企业。
对于银行来说,它肯定会选择第一象限的企业,这样既有利于它的综合回报又有利于控制风险,而会放弃第四象限的企业。那么对于第二和第三象限的企业,银行就会权衡利弊。这就给担保公司带来了机会,因为担保公司的风险管理文化就是经营风险,它通过自己的企业文化,会大力介入第二象限的企业,适当介入第三象限的企业,放弃第四象限的企业,专注于一个细分市场,避免走上大而全的银行之路。而对于典当行来说,它既不会考虑这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也不会考虑这个企业的未来发展,它只关心一点就是有没有足值的,可以快速变现的抵押物。
不同的风险管理文化就造就了银行、担保公司、典当不同的风险管理理念和不同的风险管理体系。
结合到担保公司独特的风险管理文化,它的风险管理理念就是抓“核心资产和核心人物”。
看见“核心人物”一般就会理解到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法人,其实这个并不完全,核心人物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和自身的经营特点还包括掌握了核心技术、核心资源、核心秘密或核心销售渠道的人,通过对这些人采用个人无限责任担保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并增加企业的违约成本。
企业是如何赚钱的,通过什么方式来赚钱的,这就是它的核心资产,包括动产、股权、无形资产等。通过对核心资产的控制,就相当于把控到企业的命脉,获得了对企业的全盘了解,使企业不能够或者不敢违约。
对于银行和典当常用的和最喜欢的不动产,由于担保公司的特殊的风险管理文化,只能算“半个控制手段”,因为基本上提供的不动产都是不足值或者是有瑕疵的。
2
业务审批流程
虽然担保公司跟银行一样,业务都需要经过调查,审查,审批,签署合同、放款或同意担保这一过程。但担保公司更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风险把控能力强的业务审批流程。
01
调查层面
强调双人调查原则。每笔业务必须至少由两名调查人员参与调查,并在调查报告中签署明确意见。
实地调查原则。调查人员必须到现场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资产分布状况和抵质押物的现状等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
真实性原则。调查人员在调查报告中客观如实地反映调查情况和意见,不能欺瞒企业不好的信息,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影响调查结果的公平公正性。
02
审批层面
独立原则。风险管理部门根据规定,独立发表自己的审核意见。对决策层的决策提供支持和建议。
审批流程。建立严格而高效的审批流程,层层把关,使责任落实到人,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出现无法追究责任人的情况。
授权管理。建立严格的授权管理制度,根据业务品种、金额的不同分别授予不同的权限。通过授权管理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业务执行效率。
03
内控制度体系
通过制定完善而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使担保业务流程、权限、审批有章可循。不同部门之间按“审保分离”原则,明确职责与分工,互相制衡。包括业务操作层面上的业务操作流程、尽职调查手册等、授权审批层面的项目审批授权体系及流程规则、合同印章管理方面的印章管理办法、风险准备计提方面的风险评级体系的规定、担保业务专项准备金计提标准的规定,保后方面的保后管理办法、落实责任的责任追究制度、项目出险后的资产保全办法等一系列规范的内控管理制度,形成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
04
组织架构
根据内部控制制度,业务流程等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相互的职责与分工,共担责任,互相制约。根据“审保分离”的原则,设立组织架构,分为项目评审和风险管理两个独立的部门。其中项目审查部门主要负责信用业务调查、审查管理规范和操作办法;对审查的担保业务进行追踪检查、统计分析,对项目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对担保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供领导层决策;负责担保业务的放款审核;配合担保业务核保和抵质押物解押取件手续等;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担保业务风险分类的实施、审核、认定、汇总、分析,对不良担保资产的日常检查监督审核工作、保后监管工作,组织落实不良资产的风险化解; 配合相关部门提出责任认定、追究事项等;
05
监督体系
首先是建立业务体系外的监督机构,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承担对风险管理系统运作的检查和监督,保证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及业务操作的规范。其次是通过财务手段和流程设置来对日常工作进行监督,通过放用款手续的完善,双人调查,保后监管等方式进行日常监督,防范和化解风险。
06
激励和创新机制
担保公司的财富主要是“人才”,对风险的认识与管理能力需要具有良好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人来掌握,他们永远都是担保公司最可宝贵的资源。只有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及创新机制才能促进担保公司良性循环。
(1)合理的工资报酬与绩效考核制度;
(2)加强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进行标准化、区域化担保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并对相关研究人员的激励制度;
(3)寻找进入其它金融领域的切入点。通过对融资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企业债业务等的深入研究,寻找合理的切入点,找到“信用链条”。如通过对融资租赁的方式,途径等的研究,可以对出租方提供租金偿还担保,承租方提供设备交付担保,对设备供应方提供设备回购担保、预付款保函,对银行提供贷款偿还担保,对资金委托方、权益受让保理方提供收益担保等方式。对信托业务可以是单一信托业务的出资人、也可以对信托产品进行担保,出具《担保函》等来切入其它金融领域,减少对银行的依赖。
通过建立高质、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全员参与,通力合作,“软硬结合”、“动静结合”,既坚持风险控制体系的底线和原则,又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处理各流程,使担保公司跳出狭小的生存空间,形成风险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使担保公司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货真的可以做到长期稳定盈利吗?
期货要想做到长期稳定盈利是很难的。
要想做到盈多损少,首先要有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统模式,低点附近做多分批建仓,在上涨中分批减仓,这样做虽然不能吃到大多利润,但至少保证收益稳定化,同理在顶部区域分批建仓,分批逢低减仓。一般仓位不能太大,30%一60%之间为宜。
其次,有了自己的交易系统之后,必须严格执行,不能看到上升趋势就无限看多,看到下降趋势就一味看空。要根据自己的交易系统设置好止盈止损上下限,且勿盲目自大,有点盈利沾沾自喜,忘乎所以。
行情有时受国内外政策面的影响,波动异常的大,一不小心就会爆仓的,所以设置好止盈止损是在成长路上盈利的关健就在,这是个人交易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