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权益法还是成本法,同一控制下权益法转成本法会计处理怎么做?
同一控制下权益法转成本法会计处理:
甲、乙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两个企业,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占乙公司表决权资本的40%,甲公司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2018年1月2日,甲公司出资4500万元再次购买乙公司的20%股权(不考虑相关税费),持股比例达到60%。
并能够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再次购买乙公司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各明细科目的余额如下:“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8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1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500万元。
未提减值准备,投资期间乙公司未发放现金股利。追加投资时,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25000万元。甲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所得税,无其他相关事项。
则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1)追溯调整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8000万元
盈余公积 100万元
资本公积 500万元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8000万元
(损益调整) 1000万元
(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500万元
(2)追加新的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45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4500万
(3)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差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2500万元
贷:资本公积 2500万元 [25000万元×60%-(4500万元+8000万元)]
同一控制下权益法转成本法会计处理:
甲、乙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两个企业,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占乙公司表决权资本的40%,甲公司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2018年1月2日,甲公司出资4500万元再次购买乙公司的20%股权(不考虑相关税费),持股比例达到60%。
并能够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再次购买乙公司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各明细科目的余额如下:“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8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10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500万元。
未提减值准备,投资期间乙公司未发放现金股利。追加投资时,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25000万元。甲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所得税,无其他相关事项。
则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1)追溯调整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8000万元
盈余公积 100万元
资本公积 500万元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8000万元
(损益调整) 1000万元
(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500万元
(2)追加新的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45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4500万
(3)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差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2500万元
贷:资本公积 2500万元 [25000万元×60%-(4500万元+8000万元)]
股东权益资本成本怎么算?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KE=RF+β(RM-RF)=无风险报酬率+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风险系数(上市公司股票的加权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 式中:RF-无风险报酬率,β-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风险系数,RM一上市公司股票的加权平均收益率
股利增长模型法:计算公式为K=D/P+G,即:权益资金成本=预期年股利/普通股市价+普通股年股利增长率。
权益法与成本法核算的区别?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主要在于:适用的范围不同、核算的方法不同。
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通常情况下,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成本法的核算方法
除追加投资、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作为当期投资收益。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权益法的核算方法
1."投资成本"明细账金额
=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投资持股比例
2."股权投资差额"明细账
(1)初始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
股权投资差额=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投资方投资持股比例。
扩展资料
权益法(Equity method): 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权益资本中所占比例计价的方法。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除增加、减少因股权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而引起的账面价值的增减变动外,被投资企业发生利润或亏损,相应要增加或减少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为什么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就用权益法?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不是用成本法,就是用权益法。 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为:
1、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也就是说对合营或联合企业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可以改成成本法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应当自实际取得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时,按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帐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减值准备,下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进行结转。其中:
1.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按基准日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计算)的金额,计入“投资成本”明细科目;
2.原帐面价值(即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如为正差的,计入“股权投资差额”明细科目;如为负差的,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 具体会计处理: 1.原帐面价值(即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指成本法下的投资成本) 2.原帐面价值(即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指成本法下的投资成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