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影响当期损益吗,商誉减值能够不影响当期业绩吗?
我专门写了一篇长文,详细介绍了投资过程中,不得不了解的商誉问题。
先说结论:商誉减值肯定要影响当期业绩,且商誉需要每年评估一次,这是会计合适的基本原则。
商誉是一家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购有关的无形资产。公司的品牌价值、坚实的客户基础、良好的客户关系、良好的员工关系以及任何专利或专有技术都是商誉的代表。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对上市公司的商誉价值做一个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投资过程中,避免踩坑。
按2019年三季度末披露的数据,A股共有2138家公司存在商誉,两市商誉总规模达到1.39万亿元,商誉总额占两市上市公司总净资产的比重为3.11%。
商誉的基本概念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它是基于另一家公司的所有权或知识产权、品牌认知度、专利等而产生的超额购买价,是一种难以量化的资产。商誉是用一家公司的收购价格减去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平市场价值来计算的。商誉不同于其他无形资产,商誉的使用寿命是不确定的,而其他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确定的。商誉减损当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历史成本时,就会发生资产减值,如现金流下降,竞争环境增强,或经济萧条,或在其他等方面。公司通过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来评估是否需要减值。
两种常用的测试减值的方法是收入法和市场法。使用收入法,估计的未来现金流折现为现值。运用市场分析法,对同行业中同类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分析。
减值导致资产负债表上商誉账户的减少。费用也被确认为损益表上的损失,直接减少了当年的净收入。反过来,每股收益(EPS)和公司股价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关注旁解君,了解更多硬核财经。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余额方向?
存货跌价准备不管是什么时候,其余额都在贷方,表示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即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因为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该存货价值恢复的时候可以转回,但转回数以已计提数为限。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在期末的资产负债表上列为存货的减项。
期末存货时的存货跌价准备帐户可以有余额,也可能没有。
首先明确存货跌价准备的含义,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的成本则表明存货跌价了。
如果价值回升至成本以上,那么存货跌价准备则要全额冲回即清零。如果存货在提取了跌价准备后出售,则需要将存货跌价准备转为当期损益。 比如说成本为100元,而可变现净值只有80元,即跌价20元。那么存货跌价准备账户此时应该有贷方余额20元。
如果此后,该存货可变现净值回升至90元,则可将存货跌价准备冲回10元。 此后该存货可变现净值回升至100元,则需要将存货跌价准备清零。又或者企业将该存货全部出售,那么此时需要将这20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全部转入当期损益中去。
当期损益是什么关系啊?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性质类似费用类科目,如果当期有涉及到这个科目,便会影响当期损益。
2、【资产减值准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项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这项资产的减值准备进行计提。
以应收账款为例:
预计某笔款项可能无法收回时,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后期达到某些条件发现可以回收这笔款项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实际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如何做会计分录?
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会计分录是:借: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利润或损失账户原因是,存货跌价准备账户在之前的会计核算中已经被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但现在因为存货实际价值上涨,需要将这部分准备款项归还,所以选择借方存货跌价准备账户。同时,因为存货跌价准备是被计入损失中的,因此需要将其归还时在利润或损失账户中进行贷方记账。存货跌价准备是为了在存货市场价值下降时做出的一种准备方案,它可以降低公司的风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公司需要对存货的实际状态进行监测,如果存货的市场价值上涨,则需要将之前的存货跌价准备转回。这样可以保证公司核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存货跌价准备回转问题?
回转处理: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等等。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