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属于什么科目,哪一个的范围最大谁次之?
一、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区别:三者的核算对象不同,列支范围不同。三者各有各的核算内容,既不能互相串用,也不能混淆归并,更不能互相混淆。在《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中,对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列支范围和核算方式,都有严格规定。
具体内容如下:
(一)支出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开支与耗费。企业的支出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所得税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利润分配性支出六大类。
(二)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划分为生产费 用、期间费用和所得税费用三大类。
(三)成本是指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价值。包括:原材料、 燃料等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折旧费用,工资等。
二、支出、费用与成本的联系
(一)支出与费用的联系:支出的范围比费用大。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所得税支出、利润分配支出和营业外支出五大类支出,但只有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和所得税支出三类支出可转化为费用。
(二)费用与成本的联系:费用的范围比成本大。费用包括期间费用和生产费用,按照成本核算范围,期间费用不能转化为成本(这里的成本就是产品成本),只有生产费用才能转化为成本,依据会计准则,对象化后的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包括哪些明细科目?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的明细科目大类主要有:
1.间接材料费,指企业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但不能或无法规入某一特定产品的材料费用。如机器的润滑油、修理备件费用等。
2.间接人工费用,指企业生产单位中不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或其他不能归入直接人工的那些人工成本。如修理工人工资、管理人员工资等。
3.折旧费,指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由于损耗而转移到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如生产车间计提的累计折旧。
4.低值易耗品,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劳动手段。包括一般工具、专用工具、管理用具、劳动保护用品等。
5.其他支出,指上述各项支出以外的支出。如水电费、差旅费、运输费、办公费、设计制图费、劳动保护费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