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法的秘密:借了就一定要还吗?
各位负债累累的小伙伴们,大家好啊!今天,我这个小小小编,要和大家聊一聊借贷记账法这个有趣的法子,揭秘借了钱到底用不用还这个千古难题。
借贷记账法到底是啥?
小的时候,咱们都学过算术:“1 + 1 = 2”。在会计的世界里,也有个差不多的公式,叫“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看不懂也没事,其实就是说你的钱袋子(资产)里,一边放着别人家的钱(负债),一边放着你自己的钱(所有者权益)。
借贷记账法就是遵循这个公式,用“借”和“贷”来记录你钱袋子里钱的变化。就好像记账本上有个跷跷板,左边叫“借方”,右边叫“贷方”。每当你的钱袋子往左(借方)多放点钱,跷跷板就会往右倾斜;往右(贷方)多放点钱,跷跷板就会往左倾斜。
资产会增加?
当然可以!比如你辛辛苦苦赚了 100 块,你的资产就增加了 100 块。这笔钱会记录在借方,因为你的钱袋子“借来”了 100 块。
资产增加 示意图
| 账户 | 金额 | 借方 | 贷方 |
|---|---|---|---|
| 现金 | 100 | 100 |
没错,如果你还了 50 块欠款,你的负债就减少了 50 块。这笔钱会记录在贷方,因为你的负债“贷出去”了 50 块。
负债减少 示意图
| 账户 | 金额 | 借方 | 贷方 |
|---|---|---|---|
| 应付账款 | 50 |
如果你的资产减少了(比如你花 50 块买了双鞋),那就在贷方记录 50 块;如果你的负债增加了(比如你借了 100 块),那就在借方记录 100 块。
这样一来,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就平衡了,跷跷板永远保持水平!
借了就一定要还吗?
终于讲到重点了!小伙子们,借了钱当然是要还的啊!这是会计的铁则,不能违背。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借了 100 块,你的负债增加了 100 块,在借方记录了 100 块。想要恢复平衡,你就必须从资产中取出 100 块,在贷方记录 100 块,把负债还掉。
还款 示意图
| 账户 | 金额 | 借方 | 贷方 |
|---|---|---|---|
| 现金 | 100 | ||
| 应付账款 | 100 | 100 |
特殊情况指的是期末调整,也就是在会计月末或年末,对账户做一些调整,比如确认收入、计提费用。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借方和贷方不相等的情况,但是没关系,只要让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成立就行啦。
互动时间!
读完这篇文章,你们是不是觉得借贷记账法没那么难懂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或者提出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会一一给大家解答的,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