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记账规则口诀:玩转财务世界的指路星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财务小编,我深知会计记账是财务工作的基本功,而理解和掌握其规则是做好账务处理的关键。今天,我就为大家献上一篇会计记账规则顺口溜攻略,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财务世界的奥秘。话不多说,让我们从五个核心问题出发,开启这场趣味之旅吧!
1. 记账规则口诀,记啥啥准?
当涉及到记账规则时,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记账对象。所谓记账对象,是指企业或者单位的所有经济业务和事项,包括资金收付、资产增减、负债变化、收入取得和费用发生等。这些经济业务涉及到不同的会计科目,而每个会计科目又有一定借贷规则,这便是记账的关键所在。
记住这些借贷规则,就需要借助我们的口诀神器了。最经典的莫过于“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的口诀。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某个事项导致资产或者费用的增加时,就记在借方;当某个事项导致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者收入的增加时,就记在贷方。反之亦然。
以现金为例,当我们向银行存款时,现金会增加,那么我们就要记在借方;当我们从银行取款时,现金会减少,那么我们就要记在贷方。再比如,当我们购买原材料时,原材料会增加,我们记在借方;当我们销售产品时,产品会减少,我们记在贷方。
有了这个基本规则,我们再来看几条更详细的口诀:
| 会计科目 | 借方 | 贷方 |
|---|---|---|
| 资产类 | 增加 | 减少 |
| 负债类 | 减少 | 增加 |
| 所有者权益类 | 减少 | 增加 |
| 损益类-费用 | 增加 | 减少 |
| 损益类-收入 | 减少 | 增加 |
记账的顺序也有讲究,讲究个“先收后付,先付后用”。什么意思呢?
先收后付,指的是在收到款项之后才能进行付款。比如,收到客户的货款后,才能向供应商付货款。先付后用,指的是在买入材料或商品后,才能将其投入使用。比如,买入原材料后,才能拿来生产产品。
遵守这个顺序记账,可以避免因倒置顺序而产生的错误。在日常记账中还有以下顺序规则:
1. 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2. 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3. 编制会计报表
4. 结账并归档
3. 分清借贷方向,哪来的小妙招?
分清借贷方向是记账的关键,也是大家容易出错的地方。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小妙招:
1. 贵重在借,便宜在贷
贵重的资产放在借方,便宜的负债放在贷方。比如,房屋、汽车等资产记在借方,而贷款、应付账款等负债记在贷方。
2. 增加借方,减少贷方
增加资产、费用、损失时记借方,减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时记贷方。
3. 影响资产负债权益三要素
任何经济业务都会影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要素,这三者之间存在以下基本关系: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记账时,如果某项经济业务同时影响三要素,那么借贷方的金额必定相等。如果某项经济业务只影响两要素,那么借方金额必定大于贷方金额或贷方金额必定大于借方金额。
4. 会计科目选择难,有没有啥秘笈?
会计科目那么多,选起来眼花缭乱。这里送给大家两条秘笈:
1. 根据业务性质选择
比如,买入原材料属于采购业务,就选择“原材料”科目;销售产品属于销售业务,就选择“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2. 根据资产负债权益三要素分类
资产类科目反映企业拥有的各种资产,负债类科目反映企业所欠的债务,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反映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和收益分配情况。根据业务性质将科目归类到三要素中,再选择具体科目即可。
5. 出错账务处理,有何妙方解忧?
在记账过程中,难免会出错,但不要惊慌,及时处理即可。出错了也不要涂改账簿,正确的做法是:
1. 编制更正记账凭证
更正记账凭证是对错误记账凭证的更正。借贷方向出错的,借贷双方同时更正;金额出错的,借方或贷方金额更正。
2. 编制红字更正分录
红字更正分录是将错账用红字冲销,再用正确分录重新登记。错误登记增加的,用红字登记减少;错误登记减少的,用红字登记增加。
写在
记账规则看似复杂,但只要掌握了这些口诀和技巧,就能轻松驾驭财务世界。当然,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多做账、多才能真正成为记账高手。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建议大家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把这些口诀和规则抄下来,时不时拿出来复习一下。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相信大家都能成为会计记账达人!
现在,互动时间到!你们都记住了哪些会计记账顺口溜?有没有自己总结的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观点,让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