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型增值税计算,如何算百公里油耗?
咱们车主开车
非常看重汽车是否耗油耗油=费钱省油=省钱买车容易养车难谁不想省点儿钱呢所以如何省油是车主十分关心的问题那么究竟怎样才算省油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百公里油耗如何计算?老司机们经常说的“几个油”其实就是“百公里油耗”,指的是一辆车行驶一百公里消耗了多少升油,这一数值用来衡量一个车是否省油,当然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发生变化。实际上,关于油耗还有一个“官方说法”,即工信部综合油耗。工信部规定,车企必须在车辆出厂前在车身上粘贴实际油耗标识,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是指轻型汽车将分别标明城市工况、郊区工况和综合工况下的油耗等三类油耗标识,另外进口新车也同样要贴油耗标识,以方便消费者辨识油耗程度或节能效果。这样的黄色小标签车主们可能都见过↓↓↓当然也有很多老司机反映,实际用车的油耗比工信部综合油耗要高。现在很多汽车基本都可以直接显示平均油耗和瞬时油耗功能,和实际油耗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可供参考。到底几个油算省油?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简单的衡量方法。01百公里油耗×系数通过汽车直接给出的平均油耗数据,或者通过计算得出百公里油耗,再通过这样小公式计算一下来衡量。小轿车油耗标准=排量×4.5。比如2.0L排量的车,“2.0L×4.5=9L”,也就是说,百公里油耗低于9L就偏省油,高于9L就偏费油。而SUV油耗相对较高,因此它的计算标准是:SUV油耗标准=排量×5。通过公式大家可以简单的计算一下。02每公里多少钱?一箱油跑多远?很多车友们喜欢通过一箱油能跑多少公里来衡量油耗,比如加满一箱油50L,长途驾驶最长距离开了730km,而日常市区能跑400km就算很不错了。不过这样的计算方式还是比较简单粗暴,毕竟油价是波动的,并且每种车型的油箱大小、路况、驾驶习惯等都不相同,还是不好比较。平常心最好油耗这个问题,确实变量太多,无法有一个绝对的定义是高是低。虽然影响因素多,但有些小技巧还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减少油耗的:按时保养,确保轮胎气压准确避免让车长时间怠速尽量保持匀速行驶清理车上不必要的重物提前规划路况,避免拥堵根据说明书推荐加注合适标号的燃油当然了既然选择了开车耗油就是不可避免的大家保持平常心就好~如何通俗地解释增值税?
增值税是我国现行18个税种之中最重要的,占据税收收入排行榜的第1位。随着2016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俗称“营改增”)全面推开,我国所有行业的纳税人都要缴纳增值税,营业税已经废止。
增值税,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商品、服务在流通过程当中产生的增值额进行征收的一种税,核心机制就是抵扣。
如何理解增值税的抵扣机制呢?讲一个小故事,帮助您理解。
假设增值税的税率10%.
一、纺纱厂将购入的价值1万元的棉花纺成棉纱,卖给B织布厂价格2万元,增值1万元,需缴纳增值税1000元。
二、织布厂将织好的棉布,卖给C服装厂,价格5万元。增值3万元,需要缴纳增值税3000元。
三、服装厂将生产好的服装,通过电商渠道卖给终端消费者,总价格10万元。增值5万元,需要缴纳增值税5000元。
服装经过纺纱,织布,制衣,零售,经历了一系列的增值环节,每一个增值环节均要缴纳增值税,而增值税的最后承担者就是终端的消费人群。
所以,增值税采取的是针对增值的部分征税,发生增值就交税,没有发生增值就不交税。而这只是一种理论上解释。
在实务当中增值税采取的方法,就是以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之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额。
凭什么来抵扣进项税额呢?就是凭借增值税专用发票、农产品销售发票、海关进口专用缴书等凭证作为抵扣的依据。
所以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来说,进项发票是其控制税负的关键,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企业为了少交增值税,会花钱去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抵扣的越多,交的税就越少。
增值税是什么意思啊?
增值税简介
一、我国现行增值税概况
增值税是以商品销售额和应税劳务营业额为计税依据,运用税款抵扣原则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它是在原来按照经营收入额全额课征的流转税的基础上,经过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传统的营业税制是按照商品销售额或劳务收入额全额征税的,上一个环节已征税的经营收入额,在下一个环节按经营收入额全额课税时又重复征税一次。这样,导致了不同生产结构的企业生产和经营同一种产品、因生产流转环节多少不同,税负有轻有重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企业结构的优化组合和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商品的正常流通,也不利于贯彻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增值税的计算采取的是税款抵扣制,准许扣除进项货物及劳务时已纳税增值税部分的税款。对于企业来说,只就经营收入额中本企业新增的没有征过税的部分征税,因而与按经营收入额全额征税的流转税种比较,不会出现重复征税问题。对于产品而言,该产品的总体税收负担等于各个环节税负之和。当税率确定以后,无论产品经过多少生产流通环节,其税收总额始终等于产品销售额乘税率之积,税负不会因纳税环节多少和生产环节的变化发生时轻时重的问题,因此,增值税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多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利于促进工业向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有利于稳定财政收入。由于增值税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从它1954年在法国率先实行迄今,已有约60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实行了增值税。
目前,增值税在我国税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994年实行新税制的重要内容就是,建立以规范化增值税为核心的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互相协调配合的流转税制。国家常用的统计指标“两税”即为“增值税”和消费税,其在我国税收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1997年占到43.6%,1998年占到40.25%。以成都市为例,在实行新税制的第一年(1994年),全市共组织入库工商税收42.4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8.32%,比上年增长28.5%,增收9.41亿元,这种成绩是与增值税的改革是分不开的。
二、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特点
增值税是以商品价值中的增值额为课税依据所征收的一种税。是由法国财政部官员法里斯·劳拉首先提出并实行,后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新课税制度。在我国,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以其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和进口货物金额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因为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价值征税,所以叫做“增值税”。
什么是增值额:
所谓增值额是指企业或其他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因从事生产和商品经营或提供劳务而“增加的价值额”。它是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商品销售(或劳务)收入额大于购进商品(或取得劳务)所支付金额的差额。增值额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上看,增值额相当于商品价值(W)扣除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悼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的余额,即由企业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V+M)。这部分由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则称为增值额。在我国,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增值部分基本上相当于净产值。它主要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及其它口于增值性的内容。
就商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言,一件商品最终实现消费时的最后销售额,相当于该商品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经营环节的增值额之和。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来看,增值额是该单位商品销售收入额或营业收入额扣除非增值项如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金额之后的余额,也就是商品生产经营中的进销差。它大体上相当于该单位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从国民收入分配角度上看,增值额在我国相当于净产值或国民收入,即包括劳动工资、经营利润、资本利息、奖金、租金及其他增值性质的项目之和。
综上所述,增值税不同于以商品销售收人全额为征税对象的传统流转税,它是一种以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新型流转税。
(三)、增值税的一般特征及我国现行增值税税制的特征
增值税只就商品销售额中的增值部分征税,避免了征收的重叠性,这是增值税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增值税区别于其它流转税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这说明了增值税的征收,对任何交纳增值税的人来说,只就本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征税,它在对本环节的征税中已扣除了上道环节生产经营者已纳过税的那部分转移的价值,只就本环节生产经营者没有纳过税的新增的价值征税。因此,增值税在征税的过程中避免了按流转额全值课税的重叠性。但在各国实际运用中,由于各国规定的扣除范围不同,增值税仍然带有一定的征税重叠因素。随着扣除范围的扩大,征税的重叠性就越来越小,或完全消除。
增值税具有征收的广泛性和连续性。这一特征具有流转税类的基本特征,凡是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只要经营收入具有增值因素就要征税,实行了普遍征收的原则。并且,它的征收范围可以延伸到生产流通的各个领域,这已被实行增值税的某些国家的实践所证明,所以说,从征收面看,增值税具有征收的广泛性。从连续性来看,一件商品从生产到产成品实现消费经历了从生产经流通到消费的连续过程,而该商品销售总值也是在这连续过程中逐步增值产生的。由于增值税具有征收的广泛性,它就能对这连续的过程实行道道征税,并且同每一环节的增值部分发生紧密地联系。因此,增值税也具有征收的连续性。
增值税具有同一商品税负的一致性。增值税的征收不因生产或流转环节的变化而影响税收负担,同一商品只要最后销售的价格相同,不受生产经营环节多少的影响,税收负担始终保持一致。增值税的这种特征称之为同一商品税负的一致性。
增值税的税率能反映出一件商品的总体税负,就一件商品而言,它的总税负是由各个经营环节的税收负担积累相加而成,由于增值税是对增值的部分征税,并且有征收的连续性和同一商品税负的一致性,因此,增值税对商品各环节征收税额之和同该商品最后销售环节的销售全值乘增值税税率所求出的税额相一致。这样可以看出增值税的税率就反映了该商品的总体税负。
我国在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对原有增值税制度进行了各方面的修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增值税制度,其主要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
实行价外税,使增值税的间接税性质更为明显。在国外,规范化的增值税均属于税款可以转嫁的间接税。增值税的这一特点在原增值税的价内税模式下,未能明确体现出来。新增值税采用价外税办法后,即税金不再包含在销售价格内,将税款和价款明确划开,其好处是更鲜明地体现增值税的转嫁性质,明确企业只是税款的缴纳者,消费者才是税款的最终负担者,增强了国家和企业之间分配关系的透明度。另外,在零售环节出售商品和时消费者提供劳务时,新税法规定价格和税金不再分开标明,这符合我国群众的消费心理,但并未改变增值税实行价外计税的间接税性质。
统一实行规范化的购进扣税法,即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抵扣的办法。实行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扣税的新办法后,销货企业在开出的专用发票上,不仅要注明价款,还要注明税款。这样,对进货企业来讲,进项税额是发票上注明的,而非自己计算的,从而大大减轻了纳税人计算进项税金的工作量,而且使抵扣税金更加准确。
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外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的进项税款都准予抵扣,对固定资产的税金不予抵扣。
对不同经营规模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计税方法。设计增值税的计算征收方法。现行增值税按照销售额大小和会计核算健全与否将纳税人划分为两类:一类为一般纳税人,采用购进扣税法计税;另一类是小规模纳税人,采用征收率的特殊办法征收,这样,既有利于增值税制度的推行,又有利于简化征收,强化征管,尤其是使基层税务机关能够集中较多的力量加强对大中型企业的纳税人和管理,抓好收入重点。
大幅度减少了税收减免项目,并将减免税权限高度集中于国务院。
三、我国现行税制下增值税的基本规定:
增值税的征收范围:1994年1月1日起实施增值税的新条例,扩大了原有增值税的征收范围:除农业生产环节实行免征增值税和对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不征增值税外,对所有销售货物或进口货物的行为都征收增值税,并对工业性及非工业性的加工、修理修配业务也征收增值税。这样,将工业生产、商业批发和商业零售以及工业性及非工业性加工、修理修配业务都纳入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三资企业生产经营的应税货物和劳务也纳入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增值税所称”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和气体在内;“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货物,即委托方提供原料、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但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的劳务,不属于应税劳务。
增值税的纳税人:新增值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入境的单位和个人。这里所称的单位包括企业和非企业性单位两大类。在实际征收工作中,又把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类:按会计核算健全与否及经营规模的大小,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类: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指经营规模较小,会计核算不健全的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划分原则,不是以所有制性质为标准,关键是看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对商业企业的认定是例外,目前商业企业的销售额必须达到180万/年),是否能够以规范化的办法计征增值税。
增值税的税率:新增值税实行以不含税价计税方式,俗称价外税,税率设计是以价外税为基础,遵循中性和简便原则,考虑到大多数纳税人的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确定的。目前增值税率有三档:基本税率定为17%;低税率为13%,列入低税率的产品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零税率:只限于出口货物。出口货物包括两类: 一是报关出境货物,二是输往海关管理的保税工厂、保税仓库和保税区的货物。另外 对小规模纳税人设立简易征收办法:征收率为6%,从1999年7月起,小规模纳商业企业税人的征收率为4%。
增值税的应税销售额:增值税的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从购买方所收取的全部价款,包括收取的一切价外费用,价外费用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金、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增值税额的计算: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如下:
本期应纳税额=本期销项税额-本期近项税额
=销售额*税率-本期近项税额
销项税额的计算: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条例规定的税率计算井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的计算: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主要是指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购进免税农业产品的进项税额,按买价依照10%的扣除率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不抵扣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税额。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十征收率)
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实行凭发票注明税款扣税的制度,是国际上通行做法。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向购买者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但小规模纳税人不得开具专用发票。发票不仅是纳税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凭证,而且是销货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进项税额的合法证明,对增值税的计算和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矛台酒股价1300多元?
中国石油股价4元多,贵州茅台股价1300多,从这里反映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油比酒便宜,一升油的价值远低于一斤酒”的价值。
中国石油
A股市场的中国石油成了很多散户的伤疤,2007年11月上市以48元开盘价,至今10多年过去了,中国石油的股价历史新低不断,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截止发稿,中国石油的股价是4.48元,公司总市值为8144元。
如上图,这是中国石油近几年的已经情况:
2017年净利润约为227.93亿元;
2018年净利润约为530.30亿元;
2019年净利润约为456.77亿元;
2020年一季度亏损约为162.34亿元;
贵州茅台
A股市场当中贵州茅台已经成了神股,成为整个A股市场的标杆股,特别是价值投资的方向标。截止发稿,贵州茅台再度创了历史新高,最高冲到1338元,收盘在1314元,截止收盘在贵州茅台总市值为16481亿元。如上图,如上图,这是贵州茅台从2017年至2020年一季度报的业绩情况:
2017年净利润约为270.79亿元;
2018年净利润约为352.83亿元;
2019年净利润约为412.06亿元;
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约为130.93亿元;
如何看待中石油股价4元多,茅台1300多元呢?
中国石油世界五百强企业,也是国内石油龙头企业,而中国石油的股价跌成这样,确实让股民无法直视。
而茅台是是白酒行业龙头,既然两家企业都是龙头,但股票的走势截然相反,中石油没有最低点,只有更低点;茅台没有最高点,只有更高点,历史新高不断。
中国石油的赚钱能力不比茅台差,往年的赚钱效应要远比茅台赚钱能力好,业绩也比茅台好,但中石油股价同样一路下跌,实在没有任何理由让中石油股票表现这么差。
唯一能解释的理由就是股票市场的投机性,以及股票市场的炒作性,茅台只是在二级市场得到各路资金的关注,从而推荐股价。反之中石油在二级市场得不到资金的关注,股价阴跌不断。
根据茅台和中石油进行比较,同样的行业龙头,两只股票的股票质量又不差,但最终的表现却相差十万八千里,足以说明A股市场投机性与价值投资的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说明A股市场两点特征,其一股票市场投机性强;其二股票分化太严重;也许这两点就是造成A股市场出现中石油新低不断,茅台新高不断的情况。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药类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多少?
税法中规定:利用中药原药的各种植物的根、茎、皮、叶、花、果实等加工制成的片、丝、块、段等中药饮片,属于13%的低税率。而中成药则17%的税率。
药材增值税发票属正常增值税发票.其相关解释如下: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
一般纳税人销售或进口货物税率有17%和13%,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率17%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商业企业的征收率为4%,工业加工、修理修配征收率为6%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一般纳税人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1.购进固定资产(东北地区除外);
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4.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5.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一般纳税人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1.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2.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3.购进免税农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按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13%)计算。
4.一般纳税人外购或销售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费,根据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的运费金额,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抵扣。
5.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的废旧物资,可按照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增值税发票限额一般是10万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