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区别?
一、1.账户使用的不同:实际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在途物资”科目,计划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材料采购”科目,同时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计入成本费用时不同:实际成本可以直接转入,但是计划成本法首先要将计划成本转入,然后将“材料成本差异”转入到相关的成本费用中去。
二、1、核算存货成本不一样
从存货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均按其实际成本计价.
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
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
2、计入成本费用时账户处理不同
取得存货时,应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取得存货的计划成本填入收料单中,并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进行登记.
3、适用企业性质不同、规模大小不同
实际成本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
计划成本核算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三、区别在于,存货计划成本是在计划阶段确定的预估成本,而实际成本是实际采购、生产或销售过程中的实际成本。
存货计划成本通常是由预算或估算得出的,它们通常是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来计算的。
实际成本则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原材料价格变化、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等。因此,存货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可能存在差异,这也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业绩表现。
实际成本法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一、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存货成本的,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辨认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常用于库存商成本结转销售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常用于采购和领用频繁的原材料成本计算。
个别辨认法用于数量少价值高的存货发出成本的计价。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存货流转特点选择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但计价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1.个别计价法
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4.移动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为什么库存商品一般按成本计价,不按售价计价?
一、企业的库存商品一般按成本计价,是因为企业取得库存商品所支付的价款就是成本,如果按照售价计价,就会增加企业的利润,而这时候,库存商品并没有售出利润,就被虚增和高估,所以,按照成本计价,既体现稳健性原则,又符合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二、为什么库存商品一般按成本计价,因售价不准,有可能低有可能高,但成本准的,所以如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