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公积计算公式?
一、法定盈余公积按当年净利润计提,不是按营业利润,也不是按利润总额计提,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法定盈余公积=当年净利润*10%
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公司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按现行规定,上市公司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二、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其计算为:
法定盈余公积=税后利润*10%,
任意盈余公积=税后利润*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的提取比例。
法定盈余公积(Statutory surplus reserve) :法定盈余公积是国家规定企业必须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提取比例为10%。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金额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2、离休、退休的;
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4、出境定居的;
5、偿还自住住房贷款本息的;
6、租房自住的;(职工本人及配偶在北京市无自有住房且租住公共租赁住房或商品房,可提取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
7、生活困难,正在领取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8、遇到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
9、进城务工人员,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
10、在职期间判处死刑、判处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刑期期满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
11、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
职工符合本办法第四条1、5、6、7、8情形提取住房公积金的,配偶可以同时提取本人账户内的住房公积金。
按照什么计提盈余公积金?
一、公司计提盈余公积金的金额是根据税法规定和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通常情况下,公司应当按照当期所得税税率的50%来计提盈余公积金。如果当期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则公司需要按照新的税率进行计提。此外,公司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年末加大计提力度,以满足税法规定的盈余公积金最低比例要求。具体计提金额可根据公司利润情况和税率变化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二、根据我了解到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实现收益时产生的盈余中,应当按照一定比例计提盈余公积金。具体来说,企业应当将年度净利润中的10%作为盈余公积金进行计提,直至积累额达到50%的注册资本。计提盈余公积金的目的是保障企业资金安全,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风险消化能力。
企业应当按照相关章程规定,将计提的盈余公积金使用于企业的资本金弥补亏损或者进行扩大再生产等方面。
怎么计提盈余公积?
一、答;提取盈余公积是进行利润分配的必有过程之一。具体提取方式:
1)、盈余公积中的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例为税后净利润的10%。分录是: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金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任意盈余公积提取比例由股东会决定,一般比例为5%~~~15%。分录与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一样。
二、计提盈余公积:
一法定盈余公积。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二是任意盈数者烂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
具体分录如下:
企业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时,按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