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处理财产损失在财务报表如何体现?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属于流动资产损溢的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项目中反映;属于固定资产损溢的在“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项目中反映。 新会计准则的报表: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月末无余额,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填写。 待处理财产损溢 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包括盘盈存货的价值。 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非正常短缺与损耗,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按盘盈、盘亏的资产种类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的财产损溢,应查明原因,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处理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及意义?
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比较、评价和解释。如果说,记帐、编表属于会计的反映功能,那么,财务报表分析则厉于解释和评价功能。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在于,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诊察企业经营管理的得失。
分析财报最好用几年的?
一、理论上讲,分析财务报表的年数越多,效果越好,数据越准确。但是,考虑到时间效益的平衡,分析再多年份的财务报表,收益是大幅递减的,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普遍接受的财务报表分析只分析两年或三年就足够了。
二、最起码要看三年的,如果可以就看五年的。
三、最好用三到五年的😊😊😊
请问下,财务报表分析方法除了杜邦分析法,还有什么比较有名的?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还有:
1、比重法。 比重法是在同一财务报表的同类项目之间,通过计算同类项目在整体中的权重或份额以及同类项目之间的比例,来揭示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它通常反映财务报表各项目的纵向关系。
2、相关比率法。 相关比率法是通过计算两个不同类但具有一定依存关系的项目之间的比例,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它通常反映了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横向关系。
3、因素替代法。 因素替代法又称连环替代法,它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以及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程度,通过这种计算,可以衡量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
4、单一分析法。 单一分析法是根据报告期的数值,判断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好坏的一种方法。
5、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主要项目或指标数值的变化对比,确定出差异,分析和判断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
6、框图分析法。 框图分析法是将企业的实际完成情况和历史水平、计划数等用框图形式直观地反映出来,来说明变化情况的一种方法。
7、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是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某项指标的最高水平数值,然后假设在该项指标达到最高水平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8、趋势分析法。
9、水平分析法。 水平分析法是指仅就同一会计期间的有关数据资料所做的财务分析,其作用在于客观评价当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
10、垂直分析法。 垂直分析法是指将当期的有关会计资料和上述水平分析中所得的数据,与本企业过去时期的同类数据资料进行对比,以分析企业各项业务、绩效的成长及发展趋势。
11、具体分析指标。
财务报表如何判断亏赢?
从财务报表里面净利润正负即可判断亏赢,正代表盈利。如果全面分析的话是要参照多方财务数据的。附注:看财务报表要点1.终级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得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减去三费,得出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加减其他收入再加减投资收益,得出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再减去所得税,得出净利润。净利润减去少数股东权益就是归属于母公司的终极净利润。
2.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用销售收入除以应收账款。
这个比率当然越高越好。如果要判断一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多少,主要看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要超过20%最佳(越少越好!)。
3.看现金流量表,主要是弄清楚企业的利润是否真实,看它是否隐瞒了利润,看它是否有发展前景。现金流量表一般有三大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简单说,如果企业现金流量余额为正数,代表企业生产经营后的资金是流入企业的,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而其中重点是要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正,这是企业的根本)。4.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一是表间分析法。
即对公司财务报表之间的关联项目进行综合衡量,关注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疑点,以了解企业真实的盈利质量和资产质量,防止单张报表的误导。
二是财务比率分析法。
对公司财务报表同一会计期内相关项目相互比较,计算比率,判断其偿债能力、资本结构、经营效率、盈利能力等情况。
三是期间分析法。
对公司不同时期的报表项目进行动态的比较分析,判断其资产负债结构、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
四是公司间比较法。
与同行业、同类型的其他上市公司财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公司在群体中的优劣及异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