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账款借方贷方,那应付票据在借方应付账款在贷方时是什么情况呢?
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都属于负债类科目,余额在借方时是什么情况呢?
负债类科目,余额本身就应该是在贷方的啊,所以,我斗胆认为题主想问的情况是,如果余额出现在借方是什么情况?
一般企业在购进业务中,会通过应付账款进行核算。即便是现款结算的业务,也建议先通过应付账款科目进行记账,如果直接用银行存款科目,以后想要查询这个企业的开票销售信息,就无法查询了,只能通过查找原始单据,而如果先通过应付账款,设置了明细科目,查找明细科目就行了。
假如两个单位,甲乙公司,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一次性支付货款10万元,乙公司在收到货款后,因库存有限,向甲公司发8万元的货物,并开具了增值税发票。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付款:
借:应付账款10万
贷:银行存款10万
收到货物:
借:库存商品8万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04万
贷:应付账款9.04万
这样,应付账款账款科目剩余借方余额0.96万,如果此时是月末,就相当于甲公司向乙公司预付货款0.96万了。
在实际经营中,因为发货数量的波动,这种情况是经常出现的,所以,应付账款是有可能出现借方余额的。
下面来看看应付票据。
一般用应付票据科目进行账务处理的票据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商业承兑汇票,承兑人是公司,另一种是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人是银行,现在商业承兑汇票几乎不见,到是银行承兑汇票,因为承兑人是银行,到是经常见到。
为什么说应付票据不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呢?应付票据是一种延期负债,是先支付,后承兑的一种商业行为。下面来看银行承兑的出票程序,了解了程序,就明白为何不可能出现借方余额了。
承兑分为差额承兑和全额承兑。差额承兑如果承兑到期是要记得还的,如果不还,银行就会垫款,不仅会收利息,还会出现不良信誉,全额承兑则不用做任何处理,银行的内部系统会直接把钱从保证金账户转到一般户,进行承兑兑付。这里假设是差额承兑,来看看如何处理:
存保证金: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银行存款
出承兑:
借:应收票据
贷:应付票据
支付承兑:
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收票据
到期偿还承兑:
借:应付票据
贷:其他货币资金
贷:银行存款
收取保证金存款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或借方负数)
由此可见,承兑还了就是还了,不会出现多还的情况,如果应付票据出现借方余额,那很有可能就是记账记错了,应收票据科目不光记载自己出的承兑汇票,还记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收到的其他单位的承兑汇票,大部分的余额方向是在借方。
流水帐中借方贷方指什么?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
“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扩展资料: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字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
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
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而转为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成为了一种专门的会计术语。
明细帐中的借方和贷方是什么意思?
明细账中的借方和贷方是指的本期发生额具体借方贷方什么意思要看账户,比如是票据到期,款项已存入银行3000 相关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 000 贷:应收票据 3 000该业务中两个账户均为资产类账户 因此应收票据明细账中的发生额3000计入贷方 银行存款日记账中的发生额3000计入借方 跟分录中的账户方向是对应的 会做会计分录就会填明细账了
借营业外支出贷应付账款是什么意思?
“借营业外支出贷应付账款”这种情况在企业会计工作实践中是不存在的。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同时,资产类科目,借是增加贷是减少,与此相反,负债类和权益类科目,借是减少贷是增加。
这里的问题就出在:营业外支出科目虽属于权益类科目,但它是个例外,借营业外支出是增加,而贷应付账款也是增加,同类科目同时增减是不可以的。
因此,上述情况不存在。
应付账款借方有余额?
应付账款是负债,负债类账户余额应在贷方;但像应付账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这样的是双重性质,余额可借可贷。应付账款余额在借方,表示实际付的大于应该付的,可以视作资产。假如借方余额为100,即实付的比应付的多了100,以后应付款时可以少付10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