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成本”是否包括营业外支出和期间费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等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6号)附件1的规定,第2行“营业成本”:填报纳税人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本年累计营业成本;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故第2行“营业成本”不包括营业外支出和期间费用。
营业成本属于费用吗?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既不是成本类也不是费用类,损益类帐户除了成本和费用还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类,营业外支出就是这类帐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应属于利润类。不属于费用的是(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
主营业务成本,营业成本,是费用吗?
主营业务成本和营业成本不全是费用,他们中间包括费用,只能这样回答。
营业费用和营业成本是一回事吗?
营业费用和营业成本不是一样的。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旧会计准则叫营业费用,新的会计准则下叫销售费用,即在新会计准则下销售费用=营业费用。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吗企业所得税中的营业成本包含营业费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4号)文件的规定,营业成本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实的营业成本。
因此,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营业成本”不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扩展资料:
实施的影响: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与原税法相比,新税法在很多方面有突出的变化。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有关负责人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长远来看,新税法对内、外资企业会产生六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是使内、外资企业站在公平的竞争起跑线上。新税法从税法、税率、税前扣除、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等五个方面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各类企业的所得税待遇一致,使内、外资企业在公平的税收制度环境下平等竞争。
二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新税法采用法人所得税制的基本模式,对企业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实行汇总纳税,这就使得同一法人实体内部的收入和成本费用在汇总后计算所得,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新税法采用25%的法定税率,在国际上处于适中偏低的水平,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提高税后盈余,从而增加投资动力。新税法提高了内资企业在工资薪金、捐赠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方面的扣除比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