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税我想请问一下律师是如何交个人所得税的?
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个税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根据不同任职情况不同:
1、律师个人出资兴办的独资和合伙性质的律师事务所,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应将年度经营所得全额作为基数,按出资比例或者事先约定的比例计算各合伙人应分配的所得,据以征收个人所得税。
3、律师事务所支付给雇员(不包括律师事务所的投资者)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4、作为律师事务所雇员的律师与律师事务所按规定的比例对收入分成,律师事务所不负担律师办理案件支出的费用(如交通费、资料费、通信费及聘请人员等费用),
律师当月的分成收入按规定扣除办案支出的费用后,余额与律师事务所发给的工资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5、律师从其分成收入中扣除办理案件支出费用的扣除标准,由各省级地方税务局根据当地律师办理案件费用支出的一般情况、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收入分成比例及其他相关参考因素,在律师当月分成收入的35%比例内确定。
6、兼职律师从律师事务所取得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律师事务所在代扣代缴其个人所得税时,不再减除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以收入全额直接确定适用的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7、律师以个人名义再聘请其他人员为其工作而支付的报酬,应由该律师按“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负责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8、律师从接受法律事务服务的当事人处取得法律顾问费或其他酬金等收入,应并入其从律师事务所取得的其他收入计算缴纳所得税。
个人所得额计算公式?
一、个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分级计算税率);
二、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个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率是如何计算的?
一、
个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率计算是依据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免税扣除金额,通过数学运算公式计算出来的,其目的是解决繁琐的计算过程,方便会计人员快速的计算出应交个人所得税。先看下表,这就是最新的速算扣除数简表:
下面我们就看看这个简表是如何形成的:
1、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个人所得不超过5000元的部分,是不征税的。只要超过就要按照超过的金额对照超过部分,按照七累进的办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举个例子: 甲同志本月扣去所有应扣项目(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后应交税的所得 A:8000元,扣去免税的5000元, 应税所得:3000元,没有超过3000元,所以对应税率3%。
应交个人所得税:3000x3%=90元。
如果上述A是9000元,扣去免税所得5000元后,应税所得:4000元,按照我们的分级计算的话,就得分段计算:
不超过3000的部分对应税率3%,所以个税1:3000x3%=90元;
超过3000的部分1000元,对应税率10%,所以个税2:1000X10%=100元。
应交个税=个税1+个税2=90+100=190元。
现在看看我们的速算扣除算法:因为应税所得为4000元,在二级,对应税率10%,可以直接这样算:4000X10%-210(速算扣除数)=190元,结论是一样的。但是,用速算扣除数计算方便多了。数越大,越方便。
2、我们看看速算扣除数的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看二级的速算扣除数是210元,它是这样形成的:存在一个超过3000元不大于12000的应交税所得A:分级计算的话:个税1: 3000X3%=90元,个税2:(A-3000)x10%=B。
应交税金=个税1+个税2=3000x3%+(A-3000)X10%=AX10% -3000x(10%-3%)=Ax10%-210,
我们看到:这个210的速算扣除数就是这样形成的。以此类推,所有的速算扣除数都可以推算出来。
二、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特点,是把全部应税金额分成若干等级部分,每个等级部分分别按相应的税率计征,税额计算比较复杂。
简便的计算方法是先将全部应税金额按其适用的最高税率计税,然后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其余额就为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和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相减后的一个差数。
此外:
1、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年末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对应税率=奖金收入总额÷12对应的税率
应纳税额=(应得工资-起征工资)×对应税额
个人税收怎么计算?
按照以下方式计算:工资-(不征税所得、免征税所得)-3500元=X,X再按照个税规定的公式计算,得到的最后数值就是所要缴纳的个税。
不征税所得、免征税所得一般是指定扣除标准,“五险一金”:
1、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
2、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
3、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4、 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8%,你自己缴纳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