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怎么计算公式?
一、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四种。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等等。
二、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按照期末余额百分比法,坏账准备金额为:
1. 不低于年末应收利息余额的5‰;
2. 年末余额的5%~10%,一律余额的5%;
3. 年平均余额的3%~5%。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按期末余额百分比法
坏账准备金额=本期年末余额×百分比
2、按固定比例法
坏账准备金额=年末余额×固定比例
例如,某企业的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100万元,其坏账准备固定比例为5%,则其坏账准备金额为:$100 \times 5%=5万元$。
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和比例?
一、坏账准备计提是企业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会计政策,它是为了应对公司债权人无法按时、足额履行债务、违约或破产等风险而采取的一种准备措施。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和比例一般是根据公司的会计政策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坏账准备计提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指根据具体的应收账款风险程度,按照具体的数额进行计提;而间接法是指根据历史经验和风险控制管理水平,采用比例法计提坏账准备。
具体来说,间接法中的比例法计提坏账准备是指,在应收账款中设置一个固定比例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一般为0.5%~3%,根据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如果公司销售的产品集中在某个行业,该行业风险较高,那么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可以适当提高。而如果公司的客户财务状况较好,那么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可以适当降低。在计提坏账准备时,需要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历史回收情况等因素进行考虑,以确保计提的坏账准备足够。
需要注意的是,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确定需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一旦确定,就需要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计提,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二、计提比例一般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的,按帐龄分析制定,如一年以内5%,一到二年20%,二到三年50%,三年以上100%等。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范围、提取方法、账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类似机构批准,并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
三、坏账准备计提是指公司根据往来客户的信用情况和历史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预测未来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以提高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一般来说,坏账准备计提有两种方法:
1. 直接法:直接根据历史坏账率和当前应收账款的规模计算坏账准备的金额。这种方法比较简单,适用于公司客户群体较稳定、历史数据可靠的情况。具体计算方法为:坏账准备金额 = 应收账款余额 x 历史坏账率。
2. 间接法:根据客户信用风险评估和回款速度等多种因素来计算坏账准备。这种方法比较综合,适用于公司客户群体复杂或客户信用风险高的情况。具体计算方法为:坏账准备金额 = 应收账款余额 x (客户信用风险指数 + 账龄指数)/ 回款速度指数。
在具体的比例上,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财务政策来确定。一般来说,坏账准备的比例会根据客户信用风险指数的高低、账龄长短、回款速度等因素来浮动。通常情况下,坏账准备比例在1%-5%之间较为合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坏账准备比例会增加公司的财务成本,降低利润率,过低的坏账准备比例则会影响公司的信誉度和风险控制能力。因此,选择适当的坏账准备比例需要平衡风险和收益。
计提坏账了10%是什么意思?
一、指在审计过程中,对于合同资产的坏账计提和确认,通常会采用“10%-3%”的方法。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是指,在计提合同资产坏账时,先按照合同资产余额的10%进行计提,然后再根据历史坏账率和当前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最终确认的坏账金额通常为合同资产余额的3%左右。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在保证合同资产坏账计提充分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二、计提坏帐一般是指企业按应收帐款余额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计提当期坏帐损失数进入期间费用.计提多少没有统一规定的,可以自行设置
一般一年内 5%;二年内1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