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怎么做?
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期末发现存货发生减值,会计分录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产成品)
二、期末将企业存货单位成本与市场价格对比,单位成本高于市场价格的差额乘以存货量就是所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什么?
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构成不同
①直接出售的存货:(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
可变现净值=自身的售价-自身的销售税费
②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
可变现净值=最终产品的售价-最终产品的销售税费-加工费用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二、
1、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2、存货跌价准备是资产的备抵类,可以视为一个资产科目来理解,只不过这个资产类科目代表的是反向资产,即是资产的减项。 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 简单的说就是由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原成本,而对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种稳健处理。
如何计算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方法为:存货跌价准备 = 存货原价 × 存货跌价准备率。存货跌价准备率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2%-10%。
二、甲公司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5-(50-6-11)=2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2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20000
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40-(200-12)=52万元
乙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20-(300-15)=35万元
计提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87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520000
存货跌价准备-乙产品35000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