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开办费是谁给的?
一、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地方政府或者社会团体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法人单位。其开办费用主要由创办者出资,包括建筑、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投入。
一般情况下,政府作为事业单位的主要创办者,会提供资金支持,但并不是唯一的资金来源。此外,一些社会团体也可能会参与到创办费的捐赠中。总的来说,事业单位的开办费用是由创办者根据其具体情况来承担的。
二、一般是政府部门给下拔的。
新开的房地产公司收到30万的开办费发票帐务要怎样处理?
一、在会计处理时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归集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一次性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
贷:长期待摊费用
税法与会计制度不一致需要纳税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因此,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要将开办费按不少于3年平均分摊进行纳税调整。
二、你好! 是直接计入 管理费用——开办费 即可 银行开户、购支票等财务费用之类的票据留到七月份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但是如果税务局查账发现上边的日期不对 还是要调整的。
给你一些会计准则: 新准则下开办费的会计处理 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新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在我国的上市公司执行,许多企业(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中央国营企业、深圳市的企业等)也执行了新准则。
新准则对开办费的会计处理相对于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而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与主要帐务处理”(“财会18号”)中关于“管理费用”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与主要帐务处理可以看出,开办费的会计处理有以下特点:
1、改变了过去将开办费作为资产处理的作法。开办费不再是“长期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而是直接将费用化。
2、新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反映“开办费”的项目,也就是说不再披露开办费信息。
3、明确规定,开办费在“管理费用”会计科目核算。
4、统一了开办费的核算范围,即开办费包括筹办人员职工薪酬、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
5、规范了开办费的帐务处理程序,即开办费首先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然后计入当期损益,不再按照摊销处理。
实施新准则后,新设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新准则的规定进行开办费的帐务处理。
这样不仅简化了会计核算,更准确反映了会计信息。对筹建期间的界定,房地产企业应该以从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取得营业执照上标明的设立日期为止较为妥当。
筹建期间的所有费用都能计入开办费吗?
一、企业筹办期间,所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应计入管理费用―开办费,开办费可以设置三级科目,核算工资,福利等,但是以下五项内容不得计入开办费:
1 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支付的运输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购建时发生的相关人工费用。
2 规定应由投资各方负担的费用。如投资各方为筹建企业进行了调查、洽谈发生的差旅费、咨询费、招待费等支出。我国政府还规定,中外合资进行谈判时,要求外商洽谈业务所发生的招待费用不得列作企业开办费,由提出邀请的企业负担。
3 为培训职工而购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出不得列作开办费。
4 投资方因投入资本自行筹措款项所支付的利息,计入开办费,应由出资方自行负担。
5 以外币现金存入银行而支付的手续费,该费用应由投资者负担。上述内容可单独设置科目归集
二、我认同妹子的看法。考虑这样的例子:
例一:比如开业期间产生了办公费用,同时由于实收资本比较大,产生了很多利息收入,这些费用和收入应当计入长期待摊开办费,到时分别转入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还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比较好?
例二:比如11月筹建,下年一月才好。在出当年报表的时候,是反应利润表为零,只有资产负载表长期待摊费用好,还是真实反应收入和费用导致的利润好?
我个人认为,在各种情形下,真实反应费用科目优于计入长期待摊,既满足了管理要求,又真实反映了业务。故支持妹子的想法。另外,这个妹子只在事务所干了两个月就看出事务所不行没有待下去;做事情关注实质不拘泥于形式规则;敢于自己判断并行动;敢于担责且知道风险控制(在不使用领导原来方法的情况下,就算要领导要数据也仍然有办法可满足原要求),可能智商比较高,建议继续重点观察,适当放权,说不定是可造之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