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部分?
一、长期待摊费用是指公司支付的一项费用,但是这笔费用并非立即发生,而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分摊到公司的成本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是指在未来一年内,公司将把这笔费用分摊到其成本中,从而对业务活动产生影响。
这部分费用将在未来一年内对公司的利润和现金流产生影响,因此公司需要仔细管理和规划这部分费用,以确保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最小化。
二、
长期待摊费用中在一年内摊销的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下列示
长期待摊费用是什么意思?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
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及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股票发行费用等
待摊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有什么区别?
第一,性质不一样。
待摊费用指受益期短于一个会计年度的费用。长期待待费用指受益期长于一个会计年度的费用。
第二,流动性不一样。待摊费用属于流量资产列示项目。长期待摊费用属于非流动资产列示项目。
长期待摊费用是什么意思?通俗点?
“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下,企业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按照费用项目披露其摊余价值,摊销期限、摊销方式等。
按照通俗的话来说,长期待摊费用就是核算那些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费用,比如办公楼装修了20万元,这次装修可以用上5年,但是装修的钱当年就全额支付完成了,按照付款期限来说,这20万元应当全部进入当期成本费用,但是按照使用期限来说,这次摊销实际上应该按照5年进行摊销。
这时候就应该将这20万元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中,按照5年摊销进入当期损益。
长期待摊费用是从当月还是下月开始摊销?
从次月起。
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所称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第(二)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改建的固定资产延长使用年限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外,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
第六十九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第七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五五摊销法是针对包装物的,不是针对长期待摊费用的。
例如:2008年12月发生长期待摊费用36000元,自2009年1月起提折旧。
每月摊销=36000/(3*12)=1000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