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什么是核心资本?
核心资本又叫一级资本(Tier 1 capital)和产权资本,是指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它是银行资本的构成部分,至少要占资本总额的50%,不得低于兑现金融资产总额的4%。商业银行的监管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同时,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还需要从监管资本中扣除一些项目,称为扣除项。核心资本是商业银行资本中最稳定、质量最高的部分,银行可以永久性占用,可以长期用来吸收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的损失,是银行资本的核心,从而获得了“核心”资本的名称。
资产为什么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答:
为什么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一句话就能解释:
因为: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所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有人说,这句话不是循环论证、自我论证吗?是瞎掰扯?
那还真不是,这个回答是有非常明确依据的,因为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就是这么说的: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第二十条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第二十三条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第二十六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正因为所有权权益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所以又被称为净资产。
会计教科书上,对所有者权益也是这样定义的。从法律角度来说,所有者(股东)在公司拥有的剩余权益,是资产减去负债的净额,这个数字可能是正数、可能是负数,但在会计上,为了记账的平衡,会计等式永远是成立的,至于负数时,所有者还要不要贴钱进来,要不要承担义务,那要看企业的组织形式以及法律规定。
所以,今后如果再有人问你这个问题,你不用绕那么多弯去解释,一句话就能轻松解答,觉得有道理的,点个赞或转发一下吧,谢谢!
权益与权宜的联系与区别?
权益:
1、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的权力和利益。如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所说权益。
2、指所有者权益。《企业会计制度》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1)实收资本: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2)资本公积:资本本身升值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者的共同的权益。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接受捐赠资产,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3)盈余公积: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4)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权宜:quányí[expedient]暂时适宜的措施如权宜之计
什么是结构资本?
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
1、资本结构是指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比例关系。利润分配企业应处理好积累(用于再投资)和分红(用于投资者收益)的矛盾。
2、所谓资本结构,狭义地说,是指企业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广义上则指企业各种要素的组合结构.资本结构是企业融资的结果,它决定了企业的产权归属,也规定了不同投资主体的权益以及所承受的风险。
3、就一般意义而言,资本结构是指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比例关系,它反映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金融关系,即以资本和信用为纽带,通过投资与借贷构成的股东、债券人和经营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利益关系。
4、资本结构是指公司短期及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比例.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本结构也就是财产所有权的结构安排.而财产所有权往往最终与收益权对应,所以资本结构又牵系着产权安排,或者说资本结构决定了产权安排结构。
5、资本结构是指公司的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关系通常用负债的比例或负债对总资产的比例关系表示.西方财务学家对资本结构进行了许多理论与经验研究但仍然存在许多分歧。
6、资本结构在这里就是指企业的负债情况.资本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负债率不应超过50%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比例应适当。
7、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各种来源、组合及其相互之间的构成及比例关系.研究资本结构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资本结构与企业融资成本公司价值以及企业治理结构的相互关系。
8、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将影响到企业资本控制的完善,决定着国有企业的前途,连接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
9、关于融资结构(也称为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始于MM定理,其核心思想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企业价值与其所采用的融资方式即资本结构无关.然而由于MM定理的假设条件与现实相差太远,使得其结论无法解释现实中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行为。
为什么股东权益和负债总计等于总资产?
其实换一个思路比较容易理解。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公式应该是属于财务管理学的基本公式,在会计学中也常常能见到。
所有者权益就是题主在问题中描述的股东权益。
那么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运算。把负债移到等号右边,所有的权益加上负债就等于资产。
是不是很简单?[呲牙][呲牙]
再简单解释一下上面的公式的含义。其实可以把公司比作个人。比如我有100万的资产,我还有外债10万,那么我剩下的钱90万就是我实际所拥有的钱,这就是我的权益。
再把个人的例子类比到公司,是不是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