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注册公司选经营范围这事儿,我可太有发言权了,当初真是摸着石头过河,踩了不少坑。
刚开始我寻思,这玩意儿不就跟写简历似的,多写点总没坏处?万一以后想干别的?于是乎,我恨不得把我想到的、听说的,能沾点边的都给它整上去。比如我主要想做软件开发,但我寻思着以后可能也卖点电脑硬件,顺便再搞点广告设计,甚至还想过是不是能把教育培训也加上,显得咱公司业务多广似的。
结果?去工商局提交材料的时候,人家老师一看,眉头一皱,说我这太乱了,主营业务不突出,而且很多我想写的,比如教育培训,那是需要前置审批的,得先拿到相关部门的许可证才能往经营范围里加。还有一些,比如我自己瞎编的词,根本就不在规范目录里,人家说这样不行,得用标准的表述。
那时候我才明白,,原来不是我想写啥就能写被打回来好几次,真是头都大了。后来我就老老实实地研究,也问了些办过公司的朋友,还专门去查了那个“经营范围规范表述查询系统”,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他们弄的那个,在他们网站上就能找到。
我的经验小总结
折腾了几回之后,我总结出这么几步,现在再帮朋友看或者自己要拓展业务范围,都按这个来了:
- 第一步,先想明白自己公司主要靠啥吃饭。 就是你的核心业务,比如我是做软件的,那“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这些肯定是跑不了的,得放在最前面,让人一眼就知道你是干嘛的。
- 第二步,打开那个官方的查询系统。 把你主营业务的关键词,比如“软件开发”、“网络科技”、“广告设计”之类的输进去搜,系统会给你很多标准的、官方认可的表述,你就从里面挑跟你业务最贴合的。这个很重要,能避免自己瞎写不规范。
- 第三步,适当考虑一下短期内可能拓展的业务。 比如我主营软件开发,那相关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应用软件服务”、“软件咨询”这些可以加上。但千万别太发散,一下子从科技跳到餐饮、从零售跳到建筑,除非你真有明确计划和相应的资源、资质。不然写了也白搭,有些业务你根本干不了,或者以后真要干了,发现还得变更,费时费力。
- 第四步,特别留意那些需要前置或后置审批的项目。 像什么“人才中介”、“劳务派遣”、“食品销售”、“出版物经营”这些,很多都不是你想写就能写的,要么得先拿到批文,要么就是拿到营业执照后还得去办相应的许可证。这个最好提前了解清楚,不然写进去了也经营不了,或者漏写了想经营的时候又得去变更。
- 第五步,别觉得写得越多越 写太多不相关的,反而显得公司定位不清晰,有时候税务局查账,一看你经营范围里五花八门,可能还会多“关照”你一下,看看你是不是每项都有真实业务。
我为啥知道这些细节?当初我帮一个朋友注册一个文化传媒公司,他一开始就想把“影视制作”、“演出经纪”、“广告发布”全写上。后来一查,那个“演出经纪”就需要专门的许可证。他当时还没这个证,就只能先去掉。后来公司运营起来了,真要搞演出了,再去申请的许可证,然后办的经营范围变更。这来回一折腾,时间就耽误了不少。
这经营范围看着简单,门道也不少。我的经验就是,先聚焦主业,参考官方规范表述,适当拓展相关业务,避开自己没资质的特殊项目。这样下来,基本上就能顺利通过,后续经营也少很多麻烦。都是自己一步步踩坑过来的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