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信箱翻出来税务局寄来的信,手一抖差点把茶水泼上去。拆开一看好家伙,说去年少报了一笔收入,让我补交五千多块,还得加罚款。我寻思这不行,立马给会计老张打电话。老张在电话那头笑出声:"你今年第三回踩坑了,明天带材料来我办公室。"
第一步:翻箱倒柜找凭证
大清早就把衣柜顶上的旧鞋盒拽下来。里面堆着去年所有发票,皱巴巴的外卖单和打车票混作一团。去年三月给客户买样品的八百块电子发票,居然夹在儿子幼儿园缴费单里。老张叼着烟直摇头:"你这种乱塞的习惯,跟拿钞票垫桌脚有啥区别?"
第二步:重新捋时间线
翻着台历本开始画时间轴。去年六月接的私活最要命——甲方分三次打款,我全记成"劳务报酬"。老张用红笔把一笔圈出来:"看看!这笔拖到今年一月才付,应该算新年度的收入。" 他说跨年款项就像火锅里捞一半的毛肚,捞晚了就算另一顿饭了。
第三步:拆分收入类型
翻着银行流水突然拍大腿。去年九月有笔两万块的"设备款",是帮朋友公司做方案的报酬。老张把计算器按得啪啪响:"技术劳务费能享受15%优惠税率,你按经营所得报税多缴了三千!" 我俩蹲在打印店地上,把三十多张流水单按收入来源分成五摞。
第四步:活用免税额度
最绝的是老张盯着我医保账单看。去年拔智齿的六千多医药费,加上给老爸买降压药的票据,居然能抵税。他掏出手机划拉几下:"把你家娃的课外班发票也凑上,教育专项扣除还空着两千额度。"
折腾到天黑才理完。税务局核下来,非但不用补缴,还退回来一千二。回家的地铁上算账:会计费花了八百,省下罚款五千多。晚上特意把鞋盒换成带标签的文件夹,这回可不能再让票据"住集体宿舍"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