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公司财务小张跑来找我,说招待费账做得头疼,税务局查账的时候差点出问题。我一听这不行,立马翻出自己去年处理厂子税务的老底子,把整个流程重新捋了一遍。
第一步:搞明白啥算招待费
我先把饭票子、KTV发票、茶叶礼盒单子全摊桌上。凡是跟请客户吃饭、送礼、安排住宿相关的开销,甭管是饭店开的票还是商场小票,统统算招待费。但自己员工聚餐的火锅钱?这个得踢出去算福利费!
第二步:发票分类钉钉子
翻票据筐翻得满手灰,主要分三类:吃饭的(每张背面写清楚请了谁谈啥业务)、送礼的(附上物品清单防说不清)、交通住宿的(出租车票都得写上往返地点)。缺公司抬头的、涂改过的发票直接扔进作废盒——去年就栽在这,税局说这种白条票不算数!
第三步:死磕入账比例
拿出全年账本啪啪按计算器:招待费总额不能超销售收入的0.5%!比方我们厂子今年卖了500万货,顶天能认2万5招待费。超出的部分?去年硬生生调增了3万多利润补税,肉疼得睡不着觉!
具体分项处理这么干的:
- 合规发票全额进账:能抵税的专票单独夹一摞
- 超比例部分踢出去:在账本上用红笔标"税局不认"
- 送礼特殊处理:去年送客户的五箱茅台,硬着头皮做了视同销售,按市场价补了13%的增值税
血泪教训
做完账本摊给会计看:记费用要带明细摘要(写成"2023年8月12日宴请xx公司王总洽谈订单"才过关)、调增数字用荧光笔画圈(稽查员翻账本秒懂)、超标部分单独建夹存底(跟税局掰扯全靠这个)。多说一嘴——当年在事务所跟项目,见过客户把买劳力士的票塞进招待费,被罚得差点破产。千万盯紧那张小小招待费发票,里头的坑比你们想的深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