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刚坐到工位就被财务大姐催命了:"这个月社保公积金还没做账!"我脑袋嗡的一声——完蛋,月初光顾着搞报销单,把这事儿忘得干干净净。
翻出上个月工资表就开始抓头发:养老医疗失业这些到底怎么分?以前都是照着旧账本抄,结果去年有个月抄串行了,害得社保局打电话来问,差点整出滞纳金。
这回不能再糊弄了,老老实实把电脑屏幕掰成两半:左边开着社保计算器网站,右边铺着Excel表。手指头戳着屏幕一项项算:
- 养老保险:公司交工资的16%,我司基数按5000块算就是800块
- 医疗保险:公司交8.7%,435块
- 失业保险:0.5%,25块
- 工伤保险直接按0.2%记,100块
公积金更简单,公司和个人都交12%,各掏600块。算完赶紧拿红笔把个人承担那部分圈出来——这可是要从工资里扣的真金白银。
在账本上哆哆嗦嗦写分录,写到公司承担部分突然卡壳。以前我傻乎乎全堆在"管理费用"里,被审计提过意见。这回学乖了:
- 把养老医疗这些记在"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 公积金单开个"应付职工薪酬-公积金"
- 个人扣款塞进"其他应付款"
贴凭证时发现个大坑!社保局扣款单上的总金额跟我算的数差了两毛钱。急吼吼打电话问才知道,原来工伤保险按实际申报数算,不是固定比例。赶紧把账本上的100块划掉,改成99.8元。
搞完长舒一口气,突然发现个秘密:社保费入账后管理费用暴涨,毛利率直接掉了0.3%。难怪老板总说用人成本高,这五险一金加上去,公司每个月在我身上要多花两千多块!
顺手把分录模板甩给小实习生,那孩子眼睛都亮了:"姐你这笔记比网课明白多了!"啧,早三年有人这么手把手教我,也不至于在社保局柜台挨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