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可真够呛,本来算工资这种事儿,每个月都得来一轮,按理说闭着眼都能整。结果今天差点在小河沟里翻船!我寻思着,还是得把今儿这一整套流程,咋开始的、中间卡壳在哪、咋解决的,跟大伙儿唠唠透,这坑可别再踩了。
周一早上的头疼事儿
周一刚坐到工位上,财务老张就哐当把一沓子纸撂我桌上了:"老规矩,这回工资核算你盯紧点,尤其那批新来的,试用期、转正的分清楚!" 我瞟了一眼,好家伙,考勤表、绩效单、加班条子,还夹着几张密密麻麻的社保公积金调整通知单。心里当时就咯噔一下:完犊子,这个月肯定又是个硬仗。
赶紧把那些纸片儿分门别类铺开。第一步就是算人该拿多少钱。基本工资看着简单对?但新员工小李,上个月15号才来,这头半个月工资得按天数掰着指头算;老刘休了3天病假,扣钱规则得翻合同;加班费更是重灾区,小王家上个月加了10小时周末班,得乘1.5倍还是2倍来着?我赶紧把公司制度翻出来拍桌子上当参考,一条条对着抠。算盘珠子(不,是计算器)按得劈啪响,心里默念:可别在这儿栽了。
钱还没发出去,就先欠上了!
好不容易把每个人该拿的数儿算得七七八八,本想着喘口气。结果一扭头看见桌上的日历,猛地一拍大腿!差点把最重要的事儿给忘了!工资是员工该拿的没错,可在发钱之前,公司账上得体现欠着这笔钱!赶紧打开财务软件,找到那个"负债"的大分类,里面有个专门管"欠员工钱"的科目(就那个"应付职工薪酬")。哗哗哗,我把刚才算好的每个人应发工资总数,一笔就记到这个科目下面了,相当于对天发誓:"公司欠大伙儿这么多工资!" 心里嘀咕:这要是忘了,后头成本账对不上,准挨老张呲儿。
隐形炸弹:那些扣掉的钱去哪儿了?
真当算完就完事儿了?太天真!大头还在后头。发到员工手里的钱,那可是扣掉一箩筐东西之后的净额。最麻烦的就是税和那些"金"。
我赶紧扒拉出个税申报表。这玩意儿,现在都是系统预填,可不敢直接信它!我拿着自己算的应发工资,对照着起征点和税率表,重新按了遍计算器。算到一半,冷汗都快下来了——系统预填的税怎么跟我手算的差好几十?赶紧查查,豁,原来新员工小赵上家单位给他发过奖金,这边没合并扣除项!手动改完才踏实。
社保公积金更是定时炸弹。这个月市里刚调了缴费基数下限,我桌上那张新单子就是它。我拿起社保缴费单、公积金汇缴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对:个人该缴的养老、医疗、失业、公积金...一样都不能少算。这里头最容易埋雷的地方就是:你以为公司已经代缴了这部分钱?错!发工资的时候只是从员工工资里扣下来,相当于公司又多了个任务和一笔负债! 我麻溜地又记了两笔账:
- 一笔写清楚:公司账上"扣下来的个税"属于欠税务局的(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 另一笔写清楚:"扣下来的社保公积金部分"也欠着没缴(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 / 其他应付款-公积金个人)。
边记边骂:这堆玩意儿,记漏哪个,不是得罪员工,就是得罪税务局和社保局。
按下付款键的前一秒...惊险一刻!
终于!万事俱备,只差发钱。
我深吸一口气,准备做那关键的一步:把银行里的真金白银发给员工(减少银行存款),同时把欠员工的工资(应付职工薪酬)这笔债给平了(减少应付职工薪酬)。手指头都放网银确认键上了!
突然!财务室灯"啪"一下全灭了!就剩我电脑屏幕还幽幽亮着光。旁边同事一声哀嚎:"我去!整栋楼跳闸了?!" 我当时脑子嗡的一声,手速飞快地把刚敲好的会计分录检查了一遍——社保个人部分!对!公司代扣的社保(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公积金(其他应付款-公积金个人),还有税(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这些虽然今天跟工资一起记了"欠",但现在还没缴出去!
差点就手滑把"发工资"这个动作,错误地当成也缴了那些"金"和"税"!这是埋得最深的一个巨坑! 发工资只是把扣除部分挪了个科目记账(从欠员工的变成了欠社保局/税务局的),真正往外掏钱缴给人家是另一码事,得以后单独记。要是把这步跟发工资混在一起做了分录,账就乱成一锅粥了。
等电来了,我盯着屏幕里那条记录"公司付款 XX 元(银行存款减少),支付了员工工资 XX 元(应付职工薪酬减少)"的分录,长舒一口气。至于欠税务局、社保局的钱?早就单独记在小本本(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上了,等过几天专门去交就行。
血的教训!别光算看得见的
你说我挨骂没?差点!要不是跳闸给我吓清醒了,真可能稀里糊涂点下去。总结今儿最大的心得就一条:算工资,千万别只盯着员工拿到手的那几个钱!那些没发出去、但已经从工资里扣下来、欠着别人(税局、社保局)的钱,在做账的时候,更要瞪大眼睛记清楚!这些"隐形负债",才是容易让你翻车的深水区。下个月?我特么一定提前备份!数据没了才是真抓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