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第一次听说这条例的时候
当时在呼和浩特出差跟本地老板喝酒,人家随口提了一嘴"现在搞科技项目有羊毛薅",我愣是没听明白。回酒店连夜搜政府官网,看到满屏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激励机制"差点把电脑砸了——每个字都认识,拼一起跟天书似的。
第二天直接冲去科技局
门卫大爷端着保温杯斜眼看我:"今天信访不接待",气得我当场掏出企业执照拍桌上。等了两小时终于见到个科长,结果人家从抽屉抽出本比砖头还厚的《实施细则》:"回去先吃透精神"。那天抱着文件袋站在公交站,风吹得后脑勺发凉,心想这破事肯定黄了。
转机出现在四月初
蹲在科技园蹭免费讲座,碰见个穿旧夹克的老张。老头蹲花坛边抽烟说:"你盯着第三章十五条干看第二款!"原来企业用自家专利投产,头三年税费能砍一半——这政策居然藏在小字注释里!当天晚上就逼着财务把去年研发的菌肥配方翻出来,连夜改成了"可转化成果"。
五月份开始玩真人闯关游戏
第一关:高校盖章- 周二蹲农大实验室门口堵教授,对方张口就要百分之三十股权
- 周三搬出条例第四十二条拍桌上:"作价投资比例您得重新算"
- 周五教授助理突然打电话:"十五个点行不行?"
带着二十斤材料冲进经信办,办事员鼠标点点就说缺专利评估报告。急得我当场打电话摇人,搞资产评估的老同学在电话里吼:"你是不是没看施行指南附录三?"——原来早就不用第三方报告了,填张承诺书就行。
六月底银行突然来电话
信贷主任开口就夸我们"很有创新意识",后来才知道科技局把通过审核的企业名单甩给了银行。当天下午冒着大雨去签贷款合同,看见文件上贴着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绿色标签,这才信了老张的话:"政策不是用来看的,是让你踩着当跳板的"。
现在路过科技局大楼
门卫大爷老远就挥手:"张处今天没会!"上个月菌肥生产线开工,我扛着整只锡盟羔羊去敲老张办公室。老头一边骂我"搞不正之风",一边偷摸给食堂打电话:"晚上多备两副碗筷。"
前两天查账发现税费真减了十四万,会计嘟囔说早知道把前年的项目也包装下。我捏着银行放贷单冷笑:"当初谁跟我说肯定批不下来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