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员工档案时候突然发现,去年用错股权激励模式差点把核心团队整散伙了。正好把踩坑过程捋一捋,给各位老板们提个醒。
先说说这四种玩意儿
市面上常说的股权激励基本就这四种:限制性股票、期权、虚拟股还有员工持股计划。以前我觉着这不都差不多么,往里砸钱就完事了呗?结果光限制性股票就让我栽了大跟头。
- 限制性股票:这玩意儿像发房本但房本锁保险柜。去年我照猫画虎学大厂,给技术总监老王发了5%股份,白纸黑字写满三年绑定。结果刚满八个月,有竞争对手开双倍工资来挖人,老王当晚就拎着协议拍我桌上:"张总这股票现在能套现不?"我指着协议说违约要赔二十万,人家转身就去新公司签字了——违约金对方公司当场给报销。
- 期权:今年三月换套路玩期权,跟副总老李说满三年能用优惠价买股。前两天巡查发现人家在电脑屏保上写"距离行权日:976天",私下跟同事吐槽:"画了三年的饼,真怕公司撑不到那天"。
- 虚拟股:试过最离谱的是虚拟股。去年九月给销售总监分虚拟股分红权,结果年底分红时候财务发现利润虚高,奖金池硬是缩水40%,整个销售部看我的眼神跟看骗子似的。
- 员工持股计划:这个最要命。去年让员工凑钱买股份,连前台小妹都咬牙投了五万块。结果疫情反复业绩滑坡,现在每次开全员大会,底下都有人举手问:"张总咱们公司啥时候破产清算?"
行家教我的土办法
后来真急眼了,提了两条芙蓉王去找干人力资源二十年的陈姐讨招。这大姐边嗦螺蛳粉边指点我:"小公司玩什么高大上?你就记死三条:基层给现钱,骨干玩实股,元老上金手铐!"
回来立刻重新洗牌:
- 普通员工改季度奖金池,当月多挣下月多发;
- 技术骨干直接给工商登记的实股,但约定离职时公司有权按上季度利润折价回购;
- 最绝的是给十年老员工发"金手铐"——头三年领干股分红,满五年直接过户,结果最怕风险的老财务总监主动要求把退休时间延后两年。
昨天发工资时瞟见个有趣现象:销售部那帮以前到点就跑的家伙,现在六点半还在公司讨论客户方案。我扒门缝偷听,95后销售冠军跟新人吹牛:"知道为啥加班?咱现在每开一单,年底真能多分钱!"
所以哪种模式最我现在觉得关键不在模式本身,而在于你有没有把激励变成员工兜里的真金白银。什么花里胡哨的方案都抵不过让员工真切觉得:公司赚钱,我就赚钱。
对了,结尾报个彩蛋:上周前台小妹神秘兮兮塞给我个喜糖,附了张纸条:"张总,您教我做定投攒的首付刚签购房合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