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准备报CPA那会儿,我可真是被报名条件折腾得够呛。一开始想着,不就学历加工作年限嘛能有多难?结果自己动手查的时候直接懵圈。
一查官网直接傻眼
我兴冲冲点开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系统,那个招生简章写得跟法律条文似的,绕来绕去就是不说人话。关键信息全藏在犄角旮旯:
- 大专学历:会计专业需要毕业满5年?非会计专业还得加1年?这5年到底从毕业证日期算还是实际工作算?
- 跳槽断了怎么办:我中间换工作gap了三个月,这空窗期要扣掉吗?
- 兼职算不算:大四在会计事务所实习那半年,能不能凑进去?
盯着屏幕熬到半夜两点,越看越觉得像在做阅读理解。
直接杀到财政局问明白
实在没辙了,我直接冲去区财政局报名咨询窗口。柜台大姐一听我问工作年限,眼皮都没抬:“毕业证日期开始算,实习不算工龄。”
我赶紧追问:“那要是中间待业?”大姐终于抬头瞪我一眼:“待业也算时间!按毕业证到报名年底的整年数!”看我还在愣神,她直接甩例子:“比如你2019年7月毕业,2024年报考就正好满5年,跟你中间是去南极喂企鹅还是在家躺平没关系!”
老会计的土办法救命
本来以为妥了,结果在会计群里吐槽这事,被个老审计怼了:“财政局的算法是死的,但实际审核看的是社保!断续交社保的得按月份抠!”他甩给我个笨办法:
- 把所有劳动合同扫描件按时间排好
- 对着社保缴纳记录逐月打钩
- 中间断缴的月份全用红笔划掉
我蹲在电脑前折腾一晚上,发现前前后后居然有11个月没社保!按财政局的算法我今年能报,但实际扣除空窗期根本不够五年,硬报肯定被刷下来!
跟几个考过的兄弟确认,工作年限=报名年度 - 毕业证年度 - 扣除无社保月份,这才是真正管用的野路子。今年老老实实等社保满五年再去报,再也不想在报名系统里当无头苍蝇了。
(顺便说为啥我这么清楚——去年我司考过CPA的同事领政府人才补贴,财务让我帮忙核验资料,亲眼看见人社局拿着社保记录一页页对,比查案还仔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