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什么利率市场化将加剧金融风险?
利率市场化将加剧金融风险的原因如下。利率是中央银行调控金融风险的重要工具。利率的高低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对于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利率作为重要的金融工具,必须牢牢地控制在国家金融机构手中。绝对不能让利率市场化。
银行何时市场化的?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概况1996年6月1日 ,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 ;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开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200年11月,对美元、日元、港币和欧元的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2004年1月1日,商业银行、诚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07倍,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2004年10月29日,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及贷款利率下限;2005年9月20日,商业银行被允许决定除定期和活期存款外的6种存款的定价权;2006年8月,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10月,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7倍。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有哪些?
金融游戏规则的变化,这个规则变化有两点,其中核心一点是市场化。金融改革比较快的是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和发展的国际化。市场化到今年,银行长期以来开始的利率市场化终于完全结束,银行的价格符合市场的规则。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是非常痛苦的一关,在国际上,也面临一个比较突出的风险考验。在美国,利率市场化的五年里,每年倒闭的中小银行高达200多家,台湾利率市场化的时候,全行业亏损,我们的商业银行正在勇敢的面对这个过程。
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实行利率市场化?
目前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很多,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像美国、英国、德国等,亚洲的有日本、韩国、泰国等等。目前我国是半开放式的,就是部分开放部分管制。
国债期货与利率市场化市场资金有效配置及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如何?
最基本的就是汇率的稳定,试想如果汇率无法做到稳定甚至贬值,外面的资本不会愿意过来投资。
可以做到货币稳定说明国家实力值得信赖,自然国债就会有市场。如果中国经济还是以房地产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增长,也反应了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就像日本二十年前“丢失的十年”的前期所处的时代。由于投资过热会造成资产泡沫(房产泡沫)。从所处的阶段,我国落后发达国家20年。发达国家是以高科技投资转化为工业化为代表的投资模式,即股票市场的兴盛。资本通过投入股市的方式然后转化成生产力。
目前我国房产有可能也许产生了泡沫,如果我国选择稳定的汇率,无疑是我国的正确选择。势必有可能经历挤压或者刺破泡沫的阵痛。但是如果不这样做放弃汇率稳定保住房价,也许将会影响中国货币国际化和国际资本的流入。
创建于2018.3.27编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