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奇想报考CMA
那天半夜刷手机突然蹦出个广告,说CMA证书能升职加薪。脑子一热就扫码填了信息,结果第二天培训机构电话直接打爆我手机。对方满嘴"国际认证""年薪翻倍",我差点当场刷卡交钱,幸好老婆一巴掌拍醒我:"你先搞明白这玩意儿考啥再掏钱!"
被教材厚度吓到腿软
收到快递差点闪了腰——两本转头厚的全英文教材,附赠二十斤习题册。翻开第一页就懵了,满眼都是P/L、EBIT这种鬼画符。瘫在沙发上给考过的兄弟打电话:"这破证值得老子脱层皮吗?"他在电话那头笑出猪叫:"你连考啥都不知道就跳坑?"
重点来了:原来CMA就考两门!但每门能拆出八百个知识点:
- P1:财务报告+成本管理+内审税务
- P2:财务分析+投融资决策+风险管理
厨房墙上的作战计划
把教材往厨房岛台哐当一扔,抄起冰箱贴开始排雷:三个月啃完P1,四个月死磕P2。每天雷打不动晚八点到凌晨一点,咖啡杯在桌角堆成塔。有次半夜做存货管理题,梦见自己变成仓库里发霉的土豆,惊醒时发现口水把练习册泡胀了。
考场上的黑色幽默
真正坐到电脑前才发现,题目全在玩文字游戏!有道题问"怎么把钱袋子捂紧",选项里藏着"提高单价"这种陷阱。考完手抖得筷子都拿不稳,对着牛肉面发誓再考证就剁手。结果两个月后邮箱叮咚一声——P1压线飘过376分!面汤当场抖进鼻孔里。
血泪换来的通关秘籍
现在逢人就揪着领子安利:别被两门考试迷惑!实际要闯六关!
- 财务报表像拼乐高,成本控制是拧螺丝
- 预算编制堪比家庭开支,少点套路多点真诚
- 投资决策就像买菜砍价,风险计算等于防碰瓷
掏心窝子说句:这证考下来花了三万八,够买五百杯奶茶。要是公司不给报销,建议把报名费换成钢镚扔水里——至少能听个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