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群里看到有朋友问cpa会计真题买哪家的我这心里咯噔一下。去年考会计那会儿我可真没少踩坑,各种资料堆了半人高,刷题刷得眼冒金星还做不对。干脆把我折腾的全过程写下来,大伙儿就当避雷指南看。
一、先是跟风买了套“全网爆款”真题册
看广告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十年真题精编”“命中率90%”,我脑子一热就下单了。拿到手当场傻眼——厚得能当砖头使!硬着头皮花一整天啃完2019年单选部分,越做越不对劲:题干里公司类型一会儿有限责任公司一会儿股份公司,选项里居然还冒出合伙企业税率,翻答案解析就一句“根据税法规定”,具体规定是啥屁都没写。气得我差点把书扔了。
二、不死心又试了某“学霸笔记”
这回学乖了,专门挑了个带视频解析的。刚开始觉得老师讲得挺细,长期股权投资那章权益法核算分步骤拆解,听得直点头。结果做到2020年合并报表大题彻底懵圈——视频里例题是母公司卖设备给子公司,真题却是子公司之间互相持股。弹幕里全在刷“讲岔题了”,老师还嘴硬说“原理相通”。通个鬼!内部交易抵消分录压根不是一回事,白瞎我三小时。
三、跑去问考过的同事才开窍
中午吃饭逮住去年过了会计的老王吐槽,他筷子一撂就笑:“你买的那些都是外包工作室攒的货!解析全是应届生瞎编的。”说完直接把他用的真题包甩我邮箱里。好家伙,同一道租赁题,我之前买的解析就两行“确认使用权资产”,他这份居然列了五步操作:先折现率确认、再拆分现值、连印花税计入管理费用的坑都标红了。这才叫人话!
四、干脆把热门款全扒拉出来对比
周末专门跑了趟图书城,把市面上叫得上名的真题全摊地上比。发现门道主要在三点:
- 解析够不够人话:A家的金融工具转换题直接写“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B家居然用买菜举例子:“好比白菜3块屯着,涨到5块得记账,但没卖出去前这钱不算真赚”
- 陷阱提不提醒:C套题在股份支付大题里藏了个“等待期内离职率”,七成资料压根没提这茬
- 知识点串不串联:D家最绝,递延所得税的题后边附了张树状图,把负债账面计税差异和合并报表的联系全标出来了
五、说说我的使用土办法
现在固定用老王推荐的那套为主力,但我也没扔其他家的。每次刷题搞个三联操作:先用主力题库做,错题用便签标出来;再翻其他家解析对照着看,重点划出不同的解题角度;把容易跳的坑写在书脊上——现在我的书侧边全是“合并报表必扣商誉测试”“政府补助别漏递延收益”这种血泪提示,翻书时瞟一眼就能警醒。
说到底真题解析这玩意儿,就跟相亲似的,光看广告吹得响没用,得亲自处一处。有些资料吹得高大上,打开发现重点划得跟狗啃的似的;反而那些封面土了唧的,里面解题逻辑跟老会计手把手教账本一样实在。大伙儿挑的时候千万沉住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