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早上一睁眼,我就琢磨着昨儿记账时那个“折旧”到底是个啥玩意儿。隔壁老王天天念叨他那辆破车“又折进去两千”,搞得我以为这词儿就跟跳楼大甩卖似的。我这人轴劲儿上来了,非得搞明白不可!
第一步:先查资料给自己整懵了
我抄起手机就搜“折旧是啥意思”,好家伙,满屏都是啥“固定资产价值转移”、“长期摊销”、“配比原则”……看得我太阳穴突突跳。财务软件里那个机器图标年年自动扣钱,我每次点确认都跟割肉似的,这玩意儿凭啥?我寻思着,这概念肯定没他们说得那么玄乎。
第二步:拿我的手机开刀
正好手边那台手机是前年咬牙买的顶配。我盯着它突然灵光一闪:这不就是个现成的“固定资产”嘛当初花了我八千大洋,天天揣兜里当宝贝。但自打买了那天起,它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前天钢化膜裂了道口子,上个月电池掉电快得飞起,现在新款一出,我这台拿去二手市场问,人家直接报三千,你说气不气!
我就把这手机拍桌上当教具:
- 买它那天:真金白银八千块真没了(心疼!)
- 用一年后:摔过几次,边角磕掉漆,系统也卡了点(二手贩子最多给四千五)
- 用到今年:电池得一天两充,新游戏带不动(去店里回收?店员眼皮都不抬:“最多三千”)
第三步:拍大腿,明白了!
这不就跟老王那破车一个理儿嘛甭管是机器、车子还是手机,只要是你花大价钱买的、准备用好几年的东西,从你掏钱那刻起,它就在偷偷“掉价”!财务搞的那个“折旧”,就是明明白白告诉你:甭管你当不当宝贝,这玩意儿每年都在变成“破铜烂铁”。
我问了干会计的朋友:为啥非得算这么清楚?他一句话给我点透了:“你要是不算这磨损的钱,哪天设备彻底废了,账上还趴着原价,那不是自欺欺人嘛回头换新机器,一看账上钱不够,傻眼了不是?” 这道理,跟我手机用到突然报废,得自掏腰包买新的一模一样!
写总结时我这么记的
折旧,说白了就是:你花大钱买的“铁疙瘩”,天天在用它赚钱或服务,但它自己也在悄悄变“废铁”。账上每年扣点钱,就是提醒你这“废铁化”的进度条到哪儿了,免得到时候报废了你还做着原价的美梦! 就像我那手机,八千买的,用到第三年账上可能只值两千了——认了,它真的老了!
写完我都乐了:早这么解释多痛快!想起以前对着报表发懵的日子,真想穿越回去给自己俩脑瓜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