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国企财务部摸鱼刷手机,看见朋友圈有人晒CMA证书,底下一堆人问这玩意儿有啥用。我寻思自己在这地方混吃等死快十年了,再不学点东西怕是真要变成老咸鱼,干脆一咬牙决定考证去。
第一步:先搞明白这证到底是个啥
打开浏览器一顿乱搜,发现这CMA全称叫什么注册管理会计师,听着挺唬人。重点是美国那帮人发的证,但考试卷子居然有中文的!更绝的是全球都认,怪不得朋友圈那哥们嘚瑟。我心说就它了,拍大腿决定报名。
第二步:死磕报名条件
结果刚搜"CMA报名要求",网页哗跳出几百条中介广告,全是"包过""免考"的鬼话。气得我直接关了搜索引擎,转头摸到发证的那帮人官网(具体名字就不提了),瞪着眼睛一条条看:
- 学历这关真是五花八门:大专也行、本科也行、甚至 CPA 和中高级职称也能凑数!我这破三本毕业证在箱底压了十年,翻出来掸掸灰还能用。
- 交钱当会员是逃不掉的:官网写明白得先给老美交个"保护费"才能报名,学生档和打工人档价格差一倍。我肉疼地选了打工人档,心里骂骂咧咧这证还没考先烧两千多。
- 工作经验卡得最头疼:官网写着要连续两年管理会计相关经验。我对着要求一条条扒拉:管过预算吗?——帮领导贴过报销单算不算?分析过成本吗?——上周骂食堂阿姨菜价涨了算不算?抠着字眼把自己五年对账经历硬拗成"财务分析",心虚得直冒汗。
最坑的是官网报名系统,填学历那会儿死活找不到三本院校名字。打电话问客服,小姑娘柔声细语说:"先生您选'其他院校'手写就行哟。" 好家伙,折腾半天原来在这等着!
第三步:亲身踩出来的血泪教训
提交材料前特地去贴瞅了眼,发现三大天坑:
- 以为要全日制本科?——大专带娃的大姐照样拿证!
- 以为工作经验必须当会计?——隔壁仓库老哥盘点库存的经历也被认了!
- 以为交钱就能坐等考试?——那破官网经常卡死,我刷了五遍才缴费成功!
完事儿还收到封全英文确认邮件,吓得我连夜查词典,发现就一句"钱已收到"有用。现在资料送审了,天天盯着邮箱等结果。要是过俩月没动静,准备直接打跨国电话吼客服去。
说句掏心窝的:想考这证的朋友,千万别信中介吹的"不符合条件也能操作"!我扒过上百条案例,凡是被查出来材料造假的,老美直接终身拉黑。老老实实翻毕业证、死磕官网条款才是正道,省下的中介费够买半年咖啡提神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