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非得啃这些老文件
上周帮客户处理个员工福利的税务问题,脑子一热翻出《国税函2009年3号》,结果发现里面说的“合理工资薪金”判断标准跟后来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34号好像不太一样。当时就懵了,这俩到底谁说了算?翻来覆去对不上,急得我中午饭都没吃下去。
翻箱倒柜找材料
下午干脆把电脑里压箱底的文件全刨出来了:
- 纸质打印的国税函2009年3号(边角都卷了)
- 存在桌面乱七八槽文件夹里的2015年34号公告PDF
- 手机相册翻出去年拍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照片
三份文件摊满一桌子,差点把茶杯碰翻了。
一个字一个字死磕
我拿着红蓝铅笔跟验尸似的开始划重点:
先是盯着“合理工资”定义这条。3号文列了五条框框:什么董事会决议、行业水平、实际发放...结果15年34号公告直接砍成两刀:“事前确定”和“相对固定”,之前那些碎碎念提都不提!我反反复复看了三遍,确认自己没眼花。
接着查福利费扣除比例。2009年3号文还强调要单独记账,结果15年文件直接把这条废了,白纸黑字写着“无需单独核算”四个大字。我拿铅笔狠狠在打印稿上画了个大叉。
最要命的是高温补贴这块。09年说算工资薪金,15年文件突然把它塞进福利费筐里!急得我当场拍桌子,差点把笔摔断。
撞墙撞出的门道
折腾到晚上八点才琢磨明白:
- 新文件出来旧文件就废了吗?屁咧!15年公告明确说“以前规定不一致的按本公告来”——这不就是让我把09年那套扔垃圾桶吗?
- 文件打架该听谁的?后来发现总局2018年还有个28号公告,里面又暗搓搓补充了薪酬结构合理性的条件
- 实操坑在哪?最要命的是09年文件在税局系统里还没下架!上周陪客户去税务所,墙上贴的还是老规定
血泪换来的笨办法
整了张A3大白纸,拿记号笔分三栏抄重点:
左边贴09年条款,中间列15年变化,右边补新文件打补丁的地方。红箭头画得跟作战地图似的,沾了满手墨水才理清楚:
现在实际干活该这么办:工资标准按15年走,高温补贴单独记账备查,碰到较真的税管员还得把新老文件都打印带着——鬼知道他们按哪个本子办事!
收拾完这堆烂摊子已经晚上十一点,外卖面都坨成团了。下次再有人说财税文件好懂,我直接把这张涂得亲妈都不认的A3纸拍他脸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