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脑子一热报了会计证初级培训班,想着转行多门手艺。结果刚翻开教材就懵了——满页都是借贷方、资产负债表,跟天书似的。培训班招生广告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零基础三个月拿证”,纯属扯淡!
一、踩坑初期:被课程表忽悠瘸了
开课第一天,机构甩了张学习进度表:1周学完《会计基础》,2周攻克《经济法》,半个月刷题冲刺。我信以为真,每天下班准时趴电脑前听课。结果第3天讲“会计科目和账户”时彻底歇菜——老师鼠标刷刷点着PPT,屏幕上蹦出几十个表格,黄底红字的重点标记糊成一片。那晚硬啃到凌晨1点,第二天开会直打瞌睡被主管瞪了好几眼。
二、走投无路:跟教材死磕的日子
- 第1周战况:每天雷打不动学2小时。周日晚发现《经济法》第二章票据法里“背书人/被背书人”概念死活分不清,急得把笔记本摔出坑
- 第2周崩盘:增值税税率表格背混,模拟卷50道题错37道,老师评语写着“建议重修”
- 第3周觉醒:把培训机构送的“速成攻略”扔进垃圾桶,翻出买课送的旧教材重新划重点
三、绝地反击:自己画时间地图
麻溜儿做了三件事:1. 拿红笔在日历标出考试日期(还剩42天);2. 把教材撕成八大块堆在书桌上;3. 手机闹钟设成“每天啃掉5页”。每天通勤地铁上看票据法案例,午休时间用公司打印机狂打折旧计算题,连蹲马桶都在默写经济法罚款数额表。好家伙,上周居然发现洗衣液瓶身写着“本月计提摊销”,魔怔了!
四、笨鸟成绩:考试现场实录
进考场前还在翻企业所得税公式小抄。做到实务大题时手心直冒汗——题干里“生产车间设备折旧费5800元”看得我差点笑出声,这不就是上周在洗衣机贴的计算题变种吗?唰唰写完借贷分录,交卷手都是抖的。查分那天网页刷了半小时,《初级会计实务》72分压线飘过!
真话总结:培训班吹的三个月根本不够用。像我这种看到数字就头大的上班族,每天挤2小时硬啃了一个半月才刚及格。关键不是学多久,是得把时间剁碎了塞进生活缝里——坐公交刷题APP,等外卖默写消费税税目,追剧广告时间背两行经济法。现在回头想,要是死跟机构课表走,估计现在还卡在“有借必有贷”绕不出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