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看到工资条我就傻眼了,明明加了五百块工资,到手反而比上个月少。会计甩给我张2021年的税率表,我瞅着那列“速算扣除数”直挠头——这玩意儿是干啥的?能让我钱变多吗?
一、翻出工资条硬啃税率表
我翻出最近半年工资条铺在餐桌上,对着税率表开始画圈。去年月薪1万2,属于第二档“超过36000至144000”的部分,税率10%。按老算法:(12000-5000)10%=700块税钱。
结果掏出计算器一按:(12000-5000)10%-210(速算扣除数)=490!比直接乘少了整整210块!原来速算扣除数就是国家塞进税率的折扣券,会计们拿来就能用,省得拆分段算了。
二、跟买菜砍价一样算税
我突然开窍了:这不就是菜场砍价套路吗?比如洋葱标价6块,摊主说“多买点给你抹个零”。原本买三斤得花18块,他直接收你17块。税率表里每档的“扣除数”,就是国家给你的抹零头!
搞明白这个后,我立马翻出年终奖单子重算。去年年终奖3万块,会计直接按3万单独乘10%税率扣走3000。但按税率表:
- 3万除以12个月=2500/月
- 对照月度税率表:2500在第一档(<3000>
- 实际税率3%!速算扣除数0
- 年终奖本该缴税:300003%=900块
好家伙,多扣我2100!第二天就找财务掰扯,隔周补了两千多回来。
三、抠出两斤排骨钱的操作
现在每次发奖金都偷摸操作:
- 把奖金拆进基本工资(走累计税率)
- 或者单独计税(对比月度税率表)
- 哪个扣除数高选哪个,专挑国家给的抹零头
上个月1万奖金拆进工资,靠累计扣除数省了80多。单独计税只能省40块。钱不多,但够买两斤排骨炖汤喝了。
这玩意儿就像超市满减标签,算得快还不容易错。你搞懂规则就能薅羊毛,弄不懂就被多薅羊毛。管钱的可以不会微积分,但不能不懂抹零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