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正好盘账盘到增值税这块儿,看见上月有几张买东西的票不能抵税了,得做转出。一开始完全抓瞎,之前都是抵税抵得欢,突然来个反向操作,脑子嗡一下就乱了。
翻凭证翻得头皮发麻
先火急火燎把上月记账的凭证全扒拉出来。看到那张不能抵税的发票复印件还夹在里面,上面勾了"抵扣"的章子,心里咯噔一下——得,这税钱还躺在"待抵扣"的坑里没出去。
- 这票对应的税钱,咋从抵扣堆里挪出来?
- 挪哪儿去?账本上找不到该丢的筐!
逮着资料一顿乱查
实在没招,只能把压箱底的增值税手册拽出来翻。又搜了几个老会计分享的实操贴,总算拼凑出点门道:
- 第一步先得把这笔税踢出抵扣队伍:原来挂在账上某个地方蹲着的"待抵扣税"数字,得给它减下去。
- 第二步得找个地方安顿它:手册上说,这批货的钱本身是没问题的,该进成本进成本,就是税不能算成抵扣的,得一起滚进成本堆里。
硬着头皮瞎写分录
对着电脑吭哧吭哧敲借贷方,第一次写成这样:
- 借:进货成本 (想把税塞进去)
- 贷:待抵扣进项税 (想把税挪走)
输完总觉得不得劲儿——进货成本账上数对不上!再瞅发票,完蛋!货钱本身早就记进成本了,现在凭空又多塞了一笔税进去,成本直接膨胀!急得猛拍大腿!
推倒重来做对了
骂骂咧咧删掉重来,总算搞明白:货该多少钱还是多少钱,挪的是税。哆哆嗦嗦做成这样:
- 借:进货成本 (只补税那部分)
——税不能白瞎,得跟着货走 -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 (踢出抵扣坑)
——把这笔税从"待抵扣"名单里叉掉
输完一核总账,成本平了,待抵扣税也掉下去了,悬着的心才落回肚子里。
所以说,进项税转出就是玩搬砖游戏——把不该蹲在"抵税坑"里的税钱,老老实实搬到成本堆里!像我这种菜鸟,最容易犯傻的就是忘了货钱早记过账了,还傻乎乎往成本里塞两次钱。啧,记账这活儿真得掰碎了揉细了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