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账本时候突然想起来,该算算那些还没收回来的钱到底卡壳多久了。之前老听会计说什么周转率,这回我自己上手折腾折腾,看看这个"应收账款周转率"到底多少算正常。
第一步:先搞明白咋算的
网上搜了一圈,发现公式长这样:整年的营业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我一看就懵圈了,平均?咋平均?仔细瞅了下,原来就是把年头应收款 + 年尾应收款,除个2就完事儿。幸好我每个月都记小本本,把12个月的应收账款拉出来,年初月末加一起算个平均数也行。
拿出我那小破公司的数据:去年卖货卖了100万(这数字我凑整好算),年初客户欠我15万,年底一看,好家伙欠到25万了。按公式来:
- 平均应收账款 = (15万 + 25万)÷ 2 = 20万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100万 ÷ 20万 = 5次
噢,意思就是我这钱,一年能转5圈?5次?差不多一年能把那笔平均欠款收回来5趟?
第二步:这5次到底是好是孬?
我心想5次应该还成?可一查资料,直接傻眼了。网上有人说正常是6-10次,有人喊低于3次就危险,更夸张的是看到说某些行业能高达20多次!这玩意儿根本就没个准谱!
我觉着光看次数没劲,得看看同行啥水平。想起之前合作的一个卖电脑配件的老张,顺道打电话问了一嘴:“老张,你那欠款一年能滚回来几次?” 老张在那头直乐:“滚?能滚三次不拖走我就烧高香了!我们这行压款半年都算快的!”
挂了电话,我又找了点公开的行业数据瞎比对了下:
- 街边卖冰棍饮料的小店:嚯,资金转得飞起,一年能滚个30圈不止(现款现货嘛)。
- 老张那种搞批发、走账期的行业:普遍慢得很,一年3-5圈就算不错了。
- 搞重型设备、工程那种大单子的:可能一年就滚个1-2次。
一比就明白了,我这5次好不得看我跟谁比!卖冰棍的看到我这5次能笑死,老张那帮做批发的反而羡慕我。
第三步:我自己的“正常”是啥标准?
翻完别人家的账,我心里有点谱了。纯粹看数字没意思,关键是得:
- 比着同行来:不能跟卖冰棍的比,得跟隔壁老王、老张这种同路人比比。
- 看我家钱袋子紧不紧:如果公司等钱用,那周转率就得快点;如果手头宽裕压得起,那慢点也能接受。
- 跟过去的自己比比:看看去年是啥样,前年是啥样,是变快了还是卡壳了。
比如我去年算出来是5次,前年是4.5次,说明回款稍微快了点。联系老张他们这圈人,普遍也就3-5次的样子。再想想我现在的现金流,虽然年底那25万压着有点沉,但倒也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这么一合计,对我这小公司目前这状况来说,5次算是还行,勉强能算在“正常”范围里,但也还有努力空间。
折腾完这一通,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别人喊“正常5次”、“10次才健康”都是瞎扯淡!这玩意儿就跟鞋合不合脚一样,得看自己啥行业、自己啥规模、自己缺不缺钱,跟自己比、跟同行比,比完心里那杆秤才准。算完我这5次,晚上跟老婆吹牛,说咱这“收钱速度”比老张强,结果被老婆一句怼回来:“强有啥用,楼下超市账期一个月,你那堆老赖欠了半年还没给!”,得,看来我这“正常”水平也得再使使劲儿往前提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