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收到面试通知那会儿,我心里咯噔一下。招聘要求写着“精通全盘账务”,可我整天就对着公司那套固定流程打转,连成本分摊表长啥样都快忘了。翻箱倒柜找出压箱底的《企业会计准则》,好家伙,灰尘扑了我一脸。
跟时间赛跑的日子
离面试只剩五天,我直接把手机扔给媳妇保管。早晨六点爬起来边啃包子边翻书,地铁上举着笔记本背分录,连洗澡都在念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重点划了三大张A4纸:
- 成本核算流程——上月刚把成本会计同事惹毛过,这回把材料人工制造费怎么摊的问得门儿清
- 税务稽查要点——当会计的表舅说现在专查滞留票,连夜扒了半年增值税申报表
- 财报勾稽关系——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那块硬是背到凌晨两点
面试现场见真章
推门进去看见四个考官,财务总监眼镜片反着冷光。自我介绍完,她突然甩来一沓单据:“这批货上月入库本月退货,怎么影响利润表?”
我脑子里立刻蹦出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嘴上却说得特实在:“这就好比超市退货,没收到钱还得倒贴运费。收入要冲回,成本得调整,搞不好还要提减值...”边说边在草稿纸上画T型账,余光瞥见总监轻轻点头。
最要命的是成本会计突然发难:“上季度原材料涨价20%,怎么保毛利率?”我后背唰地冒汗,突然想起在制造业论坛刷到过的案例,脱口而出:“跟供应商谈阶梯价呗!或者把包装盒换便宜材料,车间边角料再利用率提三个点...”说完自己都愣住——这哪是看书能学会的?分明是上个月跟产线工人抽烟瞎聊听来的!
意外转折
本来以为十拿九稳了,结果上周三接到电话说岗位冻结。气得我当场把会计证摔桌上,转头却接到猎头消息:有家急招总账会计的公司看过我面试录像。昨天二面直接跟CFO聊,人家拍着报表说:“能把税务稽查风险讲得比专管员还细的,你是头一个。”谈薪资时我咬牙多报了两千,对方眼皮都没眨。
现在想想都后怕,要是没在制造业论坛蹲三年,没跟产线老赵混成酒友,光靠那几本掉渣的书,怕是要栽在成本控制那道题上。专业书是地基,可砖头得从实操里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