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我亲身体验过,上个月公司财务突然跟我说税务局要查账,重点盯发票,吓得我赶紧把会计按在椅子上从头捋了一遍。那天下午整个公司都听见我俩在财务室里嗷嗷叫,翻凭证翻得满地都是。
第一波先对基本信息
我拿着去年的发票堆成山,让会计一张张给我念:
- 抬头有没有打错字? 真找出两张把"有限公司"打成"有限公同"的,会计脸都绿了
- 税号是不是18位? 翻出张只填了15位的老票,一问是对方财务手抖漏了
- 开户行账号没空着? 好家伙,有张百万大票的开户行那栏居然画了个表情符号!
重点来了:看业务真实性
税警姐姐拿着合同拍桌子:"这三张服务费发票怎么回事?"我们赶紧掏证据:
- 合同和发票要对上 —— 把签约日期跟开票日期贴成排比对表
- 转账记录钉在发票后面 —— 挨个银行流水打出来标注
- 物流单全搬出来 仓库老头推着两板车快递单进来的时候,税警姐姐噗嗤笑了
最刺激的大杀器:上下游查关联
会计突然嗷一嗓子:"这张八十万的票不对劲!"那供应商老板名字跟我司离职采购同名同姓。打电话问对方才承认是亲戚,吓得我们当场把票抽出来。后来才知道:
- 法人交叉的公司要重点标记 —— 现在每张票都查企查查关系图
- 同一个IP地址开的票全算高危 —— 把开票电脑的IP历史记录翻了个底朝天
过筛开票内容
税警姐姐突然抽出一摞油墨味特重的票:"这些是不是新买的打印机打的?"原来他们真会:
- 发票连号要完整 —— 缺号的四张票在老板抽屉里当书签用
- 金额不能顶格开 有个供应商老喜欢开99万9999元,直接被圈红
折腾到晚上十点多,税警姐姐走的时候拍我肩膀:"这回挺规范"。后来才听说隔壁厂因为油费发票太多被约谈——他们厂区总共才三辆车。现在我司规定连买瓶酱油都要索要发票,不为报销,就为攒个信用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