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整理小店账本的时候,突然发现上个月明明卖了不少货,利润却少得可怜。琢磨了半天,突然想起之前听财务朋友提过"单位边际贡献率"这东西,说是能揪出哪个产品在拖后腿。
我翻箱倒柜查资料
先把仓库里的进货单全摊在地上,抓出三大盒奶茶原料的票据:
- 奶盖粉进货价每桶150,能做30杯
- 珍珠进货价每袋80,能做50杯
- 茶包最便宜,每批100块能泡80杯
动手算单个成本
拿计算器噼里啪算:
奶盖奶茶的变动成本 =(150÷30)+(80÷50)+(100÷80)=5+1.6+1.25=7.85元/杯
这杯卖22块,立马就能得出:
单位边际贡献 = 22 - 7.85 = 14.15元
神奇的比例出现了
接着按朋友说的公式:
把14.15除以售价22,等于0.643
换算成百分比就是64.3%
原来每卖出100块钱奶盖奶茶,就能覆盖掉35块7的原料钱!
被果茶坑惨了
顺手算了当季主推的芒果果茶,结果吓一跳:
- 芒果成本贵,每杯成本就到11块
- 卖18块的话单位贡献只剩7块
- 贡献率算出来才38.9%
难怪这玩意越卖越亏,新鲜芒果隔夜就报废,浪费率还高!
账本瞬间清爽了
现在看销售报表完全不一样了:
奶盖奶茶贡献率高就先保供应,果茶要么涨价到20块以上,要么直接砍掉。
搞懂这个之后,这月光原料就省了小两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