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底又被财务总监催报表了,工业总产值这个数死活没搞明白。每次都是先到处翻公式,算完又总觉得不对,拖到半夜还在折腾。这回我实在受不了了,专门抽了个上午跟这玩意儿死磕,现在把过程记下来,你们可别再踩我的坑。
一、开头就跑偏了
先是老套路打开搜素引擎查"工业总产值怎么算",跳出来一堆官话八股文,什么"生产法""收入法",看得我眼冒金星。硬着头皮抄了个公式:总产值=产品产量×单价,心说这多简单!立马冲到车间要产量数据,结果生产主任甩给我三张表:
- 成品入库单(写着A产品1000件)
- 半成品库存表(B半成品积压了500箱)
- 维修车间记录(本月修了20台旧设备)
我直接按公式把A产品1000件×单价50块=5万块填进表里,刚准备交差就被财务总监用笔敲桌子:"返工的报废品也算产值?修设备收钱了吗?"好家伙,白干一小时。
二、蹲厕所刷手机才开窍
躲厕所里刷手机泄愤,正好看见同行群在吐槽:"工业总产值要算所有最终成果!"赶紧提裤子冲回去翻政府发的红头文件。在犄角旮旯找到关键:废品、半成品、来料加工、甚至帮隔壁厂修设备全得算进去!
重新摊开表格抓狂:
- A产品1000件(单价50块)→ 5万
- B半成品500箱(折算成品300件×40块)→ 1万2
- 替合作方修设备20台(每台收800块)→ 1万6
- 车间报废品返工(200件×30块废料价)→ 6千
抖着手把这些全加总:5万+1万2+1万6+6千=8万4。这回总监总算点头了,但补了句:"返工那批报废品单价按废铁价算,你写成新品价了!"行,又改一遍...
三、血泪教训
搞完这摊事儿总结出几条:
- 别信网上那些简化版公式,直接找当地统计局文件
- 所有能换钱的、能顶账的、能入库的统统要挖出来
- 半成品折算记住按市场流通价,别按成本价算
- 修设备这种零碎活最容易漏,建议月初就让车间报备
说句大实话:这玩意儿真不难,就是得把规矩吃透。像我这回折腾大半天,说到底就是前两年瞎对付惯了。现在摸清门道了,下个月争取半小时搞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