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决定要考ACCA的时候,心里头一堆问号,主要就是考试顺序到底咋整。一开始我啥都不懂,就想随便报个课试试水。结果?报了门最难的财务管理,头三个月就差点跪了,书翻烂了也没搞明白,花钱又花时间,整个人都蔫了。我心里就琢磨,这顺序选错真不是闹着玩的。
我的实践过程
我跑去找了考过ACCA的朋友聊天儿。那哥们儿已经考完了,就坐我家沙发上吐槽:“兄弟你傻,别一上来怼硬骨头,得先来点软和的入门课。” 我就记下了这话,回家打开电脑翻资料。
我按朋友的建议选了门基础课——会计原理,这玩意儿听起来枯燥,但真上手后就好多了。我每天抽一小时看书,周末刷题,不到一个月就觉得溜了。这时候我就发现,顺序确实重要:从简单到难,步子别迈太大。
然后,我试水报了第二门,结果又踩坑了。选了门和会计原理没啥关系的课,叫啥商业分析?看名字还行,可一学就蒙圈,知识点串不起来,像在拼图缺了块。考试那天我脑袋糊成一团,分数出来才50多分,挂科了,搞得我气馁了好久。
后来我彻底老实了,开始总结失败教训。我拿张纸画了个图,标记每门课的联系和难度,这才看出猫腻:ACCA不是乱排的,考完前一门再考后一门才顺当。重新规划后,我就按着链条一个个推进,效率翻了倍。
最终,我把14门课全撸完了,花了一年多点时间,比预期快多了。成绩也ok,没再挂科,压力小不少。
5个技巧助你轻松搞定
从这回实践中,我提炼出这几个好使的招数,帮你少走弯路。
- 先捡软柿子捏:开头选基础会计或管理类课,容易上手,像热身一样,不把你吓傻。
- 别脱节:每门课都连着考,别跳着来;考完一门再看下一门,别把关系远的放一块儿。
- 听老司机建议:找个考过的人唠唠,别自个儿瞎琢磨;我当初没问,结果就栽坑里了。
- 摸清难度链:比如考完财务会计再搞高级财管,就像爬楼梯,一步一阶不费劲。
- 定时休息:别一口气报太多门,我中间隔了两三个月喘口气,脑子清醒了接着干。
现在想起来,这趟折腾真不值当,选错顺序浪费时间又打击信心。但我现在轻松了,考试搞定后还在网上分享经验,成了个习惯。为啥这么上心?就因为我朋友当时一句话点醒了我,要不这会儿我还在坑里打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