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我是那个爱记录实践日常的博主。前几天刚考完中级经济师,踩着及格线过的,想想差点就挂了。今天就给大伙儿说说我这整个折腾过程,从头到尾唠唠那些容易掉坑的点。
最开始是去年年底,我看朋友圈都在传考经济师的事儿,说是找工作有用,就一拍脑袋报了名。报完名后,啥准备都没有,就跑书店买了本官方教材。书一到手,翻了几页就开始蒙圈,那些经济术语写得像天书,看了半天都不知道在讲我只能硬着头皮从头啃,一章一章地过,结果一个月过去,进度慢得像蜗牛。
等开始做题时,就发现毛病来了。网上找了个练习APP,一天做它五十道题。头几次做还后面模拟考就卡壳了,分数总是在及格线边上转悠。一查错题记录,全是些看着简单的地方,考场上肯定丢分。我一边对答案一边拍大腿,觉得这复习真是白费劲。最容易丢分的就那5点,我也中招了
- 基础知识没记牢 教材里那些概念,比如啥“供给需求”之类的,我平时就混着看,不深挖细节。考试时候一看题,选项长得像双胞胎,脑子一乱就选错了。
- 计算题手脚笨 碰到那些价格涨跌算数的题目,公式倒背如流,但实际做起来手忙脚乱。我急着赶时间,一马虎就少加个零,分数咔嚓就没了。
- 案例分析乱猜 卷子上给了个真实经济故事,我看得太快,没细想背景就直接套模版。结果答非所问,考官不扣分才怪。
- 时间安排太差 平常练习没按考试时间掐,考场上答题慢吞吞。十道题连蒙带猜,空着几张卷子,眼巴巴看分溜走。
- 模拟题做得少 考前光顾着死背教材,真实模拟卷就刷了两套。等到考场环境一变,心里发慌手生,错得最多。
发现问题后,我赶紧调整策略。剩下的半个月,我每天早起一小时,重点补那些漏洞:对着错题本反复练计算,逼自己慢下来审题,还定了闹钟做全真模拟。那阵子过得挺累,但效果出来了。
考试那天一进考场,气氛就紧张。前半小时手还抖,后面沉下心慢慢搞,每道题都过两遍。交卷时差点没写完,还好卡着点收尾。等查分数,一瞧刚好过线几分,心头石头才落地。
回想这一路,说白了就是小事上偷懒。要没折腾这一遭,我还真不知道这些点这么容易丢分。下次要备考的朋友,可别学我瞎忙活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